2020年1月18日,来自教育界的写作研究专家,湖北重点中小学的校长及语文特级教师,聚集在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一楼会议室,研讨国家语委“十三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写作能力评价及教学策略研究》。
据课题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向农介绍,自2017年立项以来,课题组借助华师强大的导师团队力量,依托省内重点中小学,开展了“首届桂子山教育家论坛”“名家讲坛”“‘楚才小作家’与知名大作家见面会”等活动,并围绕“能力评价”“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李向农对武汉新天地人图书有限公司策划出版的《全能手·同步作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课题组就是要推出一批具有教学性和实用性的写作教辅,产生一批能给中小学生写作带来实际帮助的研究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向农
国家督学、湖北省教育厅原厅长刘传铁在会上说,“作文怎样写好,没有统一答案,但有共同规律”,课题研究的中心工作就是要发掘出“规律”,以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他希望用“三性”(创新性、特色性、操作性)来评价课题前期研究成果。
国家督学、湖北省教育厅原厅长刘传铁
与会专家认为,《全能手·同步作文》 “三性”十分明显:集思维导图、情景课堂在线、剖析写作误区于一体,视为创新——既教学生快速构思技巧,又将抽象写作素材化为情景,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正确写作;该书的特色在于它将教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既是教师背课的参考书,也是帮助学生写作的最好课外读本;该书从学生的字词句开始训练,且与教材的写作课同步进行,操作性极强。
湖北长江报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昌斌认为,这项研究“规格高、格局大、成果新”。规格高体现在队伍建设上,该课题是国家语委重点资助课题,由华师核心团队领衔,以省内知名中小学为基地而开展研究,这样的课题“屈指可数”;格局大体现在课题内容上,“写作能力评价”是作文教学的“牛鼻子”,“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赖以实施的重要抓手,尤其是“评价”研究,难度大,对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只有依托华师这样的专业团队,整合各方力量,才能做好;成果新体现在前期研究成果上,前期课题组成员已经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并出版了操作性很强的教学辅导用书《全能手·同步作文》,这些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湖北长江报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昌斌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分党委书记付义朝表示,作为教辅,《全能手·同步作文》这套书使人耳目一新,现在进书店很难看到这样有实用价值的书。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分党委书记 付义朝
武汉光谷实验小学校长孔德勇在会上看到这套《全能手·同步作文》表示感到惊喜,愿意在自己的学校大力推广。
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实验小学 校长 孔德勇
据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谢先军介绍,《全能手·同步作文》共12册,去年秋季得到全国各地小学的青睐,受到老师和学生广泛欢迎。
谢先军对武汉新天地人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圣立表示感谢,称他对这套书的策划与营销下了很大功夫。
武汉新天地人图书有限公司 总经理 魏圣立
作为这套《全能手·同步作文》的策划者,魏圣立介绍,《中小学生写作能力评价及教学策略研究》是国家语委“十三五”科技规划重点项目,《全能手·同步作文》系列丛书可以说是《中小学生写作能力评价及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研究成果。由多名专家顾问倾情指导,并荣获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授予的“2018~2019年品牌教辅TOP榜”优秀教辅先锋奖。
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议在全国举行《全能手·同步作文》比武大赛,号召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参与进来,以此推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下统编教材习作教学改革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