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对被告孙杰、加多宝(中国)饮料公司侮辱邱少云一案目前进行了宣判,邱少云胞弟胜诉的这一判决大快人心。当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由于改革开放后价值观的多元混乱和远离峥嵘岁月已久,一些人的精神显得异常的卑微、空虚和贫乏。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的《长征路上的“红小鬼”》一书,给当下占人口大多数、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国人呈现了一批特殊的人群——“红小鬼”。“红小鬼”这一昵称,笔者没有专门去考究,大概是当年毛泽东等领导人称赞杨成武这些“人小鬼大”的红军指战员而由此得名的吧。
书中讲述的35位“红小鬼”中既有广为人知的杨成武、萧华、龙飞虎、王近山和梁兴初,又有勇斗“靖卫团”的陈美福、永不掉队的“红娘子”、奇迹生还的“红小丫”、“虎口拔牙”的儿童团长以及深知生命珍贵与人生价值的勤务兵、巧夺炮楼的“小铁汉”、“飞檐走壁”的苗族小战士等。“红小鬼”勇敢、机智、坚毅和顽强的意志和品格,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谁都有过青少年时代——人生的“八九点钟太阳”,生命的黄金时期。可每个人的青春经历却千差万别。“红小鬼”们的青春又是什么样的呢?若想近距离地感受他们恢宏、壮美的青春篇章,不妨捧读。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我以为,苦难最能造就英雄。少年时,老师经常激励笔者同龄人的口头禅便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的老前辈。”换言之,长征是“苦和累”的集中体现与象征,这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对生存极限挑战的困苦。如果说80年前有什么“挑战不可能”的话,那非红军莫属。上有飞机轰炸,前有重重封锁,后有精兵追迫;时常日夜兼程,与死神抢时间争速度;雪山酷寒,草地泥淖,关隘绝壁;时常断粮、断水、断药……本书就记述了渺无人烟,资源奇缺的情况,渴极了甚至喝一点点尿;过草地时,草根都被挖尽了;饿极了的,甚至一根皮带都要分几节吃,说是吃实际上是“啃”一丁点陈旧的牛皮……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征不仅是中国人民谱写的可歌可泣又悲壮的英雄史诗,也是人类挑战生存极限的精神雕塑。
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力量无法比拟,长征精神更是无可估量。正如《长征组歌》所吟咏的“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理想的支撑、没有理想信念所激发的无以伦比的精神力量,就不可能战胜长征途上的千难万险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中国人民正迈向“两个一百年”的新征程,这需要无数青年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披荆斩棘,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