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于晓宁(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事业部副主任兼马工程办公室主任) □采访人:李 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2017年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的关键年。据悉,截至目前,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专业课教材已经正式出版34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专业课教材计划于2017 年底完成教材初稿编写和大部分审议工作。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了绝大部分“马工程”重点教材的出版任务。10余年来,高教社不断加大力度,提升“马工程”教材配套的数字资源建设数量和质量,提高线上内容和纸质教材一体化服务教学水平,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请介绍一下“马工程”项目背景及推进情况?
■“马工程”项目于2004年正式启动,由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编写教材,共立项建设139种,覆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新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
“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加快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的“马工程”出版任务有哪些,目前进展如何?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出版社,自2004年“马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就全面参与了教材立项评审、书稿审议、课题组联络、会议组织等各项工作,创新思路,大力投入,努力提供各项服务支撑,助推“马工程”重点教材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中宣部组织编写的43种工程重点教材,现已出版34种,其中高教社承担了25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96种马工程重点教材全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前已出版“马工程”重点教材60 余种,其中,高校思政课重点教材自2006年出版以来,每年在全国高校的使用覆盖率保持在95%左右。专业课教材的发行量和覆盖面在全国高校也稳步提升。
□“马工程”教材的编写有哪些特色?
■为了确保教材编写的质量,“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科学的教材编写机制、严格的审议出版机制和规范的送审报批机制。从教学实践、一线师生反映来看,“马工程”重点教材无论在思想水平还是学术水平方面,在现有同类教材中都是一流的,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最高水准。
新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通过二维码方式关联网上丰富数字资源,提供众多典型案例、音视频内容和“即测即评”习题,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阅读。“马工程”重点教材由马工程教材首席专家牵头,依托“爱课程”网国家开放课程项目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法学、新闻学等在线开放课程群,配套建设智能测评系统、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案例库、音视频等教学资源,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
□高教社如何推广“马工程”教材?为高校提供了哪些服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积极落实中央要求,不断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协助教育部教材局将“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纳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全面、准确、快速统计工程教材各个维度的使用状态。配合教育部持续开展新出版教材骨干教师示范培训。2006~2017年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班,培训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达2万人次,网络培训教师1000余人。同时,与20余省教育厅密切合作,召开“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专题工作会议,开展省级教师培训。通过全员培训,使任课教师吃透“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提高了驾驭“马工程”重点教材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