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开采史》 揭开新疆和田玉料开采的神秘历史
2018-01-10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月6日,由科学出版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玉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新疆和田玉开采史》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文物考古分社社长闫向东,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会长、《新疆和田玉开采史》作者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兆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刘国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敬国,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徐琳,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王宇,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秘书长杨翔宇等出席。与会嘉宾围绕新疆和田玉的开采与中国玉文化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闫向东认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是一本观点扎实、资料翔实的书籍,对于行业研究有重要贡献。卢兆荫认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收录的文献资料非常齐全,特别是几乎全部收录了对我国正在开采的玉矿的第一手考察资料,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的观点,该书的出版是玉器界的一件大事。刘国祥则认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是目前对和田玉开采历史研究的最全面、最系统的学术著作,对于我国玉文化建设发展有重要贡献。

  《新疆和田玉开采史》是首部系统介绍新疆和田玉玉料开采及贸易历史的学术专著,以关于新疆和田玉开采开发和运输贸易的历史文献记载为线索,以大量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从全新的历史角度对新疆和田玉开采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力争还原新疆和田玉开采历史的真实情况。该书的出版填补了玉器研究中对玉料研究的空白,对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于明在书中提出,商代至汉代早期的玉料不是来自新疆和田,而是来源于古代被称为“昆仑山”的祁连山之中,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的准确年代是汉代中期,和田玉籽料的发现者是汉代使者张骞,和田玉山料的开发时间是在明代。于明认为,和田玉的开采、贸易历史就是一部内地和新疆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经济互促发展的历史。(树)

  《新疆和田玉开采史》于明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128.00元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