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问诊把脉”重点选题
2019-05-24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陆 云

  5月17日,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京举办“2019年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邀请多位参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来自亚洲、非洲和南美州的资深出版家,就如何加强两国出版合作、对中国出版物有何需求及如何适应外国读者需求等话题展开讨论,为该集团旗下各社提高选题策划的针对性、提升对外出版物影响力建言献策。据悉,自2006年以来,该集团已举办10届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邀请国际资深出版家、汉学家和专业人士共同策划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中国图书选题,至今大会取得一定成效,形成品牌效应。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副总裁陆彩荣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这是首次借助“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个平台举办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与文化交流是国际出版人应有的共同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出版和传播中国主题的图书,产品数量也不断增多。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和渴望,同时也对出版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该集团一直举办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该集团每年出版10余个语种图书,5年来国际合作出版图书3400多个品种。与21个国家的出版机构联合成立了40家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在9个国家设立了中国图书中心,推出了一大批中外出版人共同策划的中国主题图书。他指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我们提供了资源对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契机,今后将在内容生产、组稿翻译、设计制作、海外发行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发挥各自独特优势,打造“思想精深、设计精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主题乃至国际主题精品图书,第一时间送达国际读者手中,满足国际社会需求。

  会上,各国出版专家为中国图书走进当地图书市场建言献策。印度GBD出版社社长高崖(Kaushal Goyal)表示,了解中国文化和精神,对读懂中国的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商人非常重要,印度人对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倡议和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论语》和《孙子兵法》之外的中国古代哲学,华为、腾讯之外的其他企业家故事,长城、故宫之外的其他中国名胜古迹,以及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之外其他领导人的执政方略都知之甚少。希望能够翻译出版更多中国经济、文化和古代经典等方面的著作,普及中国文化。

  印度尼西亚国家图书委员会主席劳拉·普林斯露(Laura Prinsloo)指出,印尼是一个岛屿国家,所以发行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印尼每年从国外购买的图书比例超过7%,这为其他国家进入当地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印尼有650个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和传统。他们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解读,需要国际出版人满足不同民族多样化的需求。印尼读者对儿童、漫画、文学类小说有很大的需求。她建议,双方加强出版合作,应通过翻译更多优秀作品,不断改进翻译质量,以及成立图书联盟、举办文学节等活动的形式。

  阿根廷仟雨出版社(Mil Gotas)社长吉耶尔莫·布沃拉(Guillermo Bravo)介绍,仟雨出版社翻译出版中国的作品并在西语国家发行。目前仟雨社在中国建了3家书店,展销西语图书,希望2020年在阿根廷开一家中国主题的书店。仟雨社去年还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旗下的朝华出版社共同成立了中国主题编辑部,今年双方将合作出版“中国故事绘”系列,首批以中西双语对照版形式推出10本历史悠久、家喻户晓、寓意深刻的中国儿童故事书,如《司马光砸缸》《愚公移山》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中国风绘画向西语国家的儿童讲述故事,让中国文化走进拉美。他说,虽然不同的西语国家的语言相同,但各有各的图书发行市场。仟雨社今年就帮助阿乙等作家的作品进入西语国家。他认为,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的读者对彼此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但相互间缺乏了解,需要搭建更多的沟通桥梁。需要通过这样的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让外国出版商获得更多中国图书的出版信息,了解中国的出版机构如何运作,会有助于加强双方未来的合作。

  会上介绍了该集团正在策划的《中国经典新解新读——老子说》等9个重点选题,请国外出版专家结合本国市场特点,对选题价值、读者定位、重点开发内容、文字风格、装帧设计、开本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埃及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总裁白鑫(Ahmed Mohamed Elsaid Soliman)表示,阿语国家读者对中国图书需求很大,尤其是很多大学都没有中国哲学、经济方面的图书,同时也需要出版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他建议中国图书“走出去”要符合当地人的阅读习惯,注重细节,图书内容不要太硬,要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来讲解中国,在图书的翻译、出版及宣传方面都需要做到本地化。

  马来西亚城市书苑副总裁哈斯里·哈森(Hasri Hasan)表示,尽管该国已翻译出版《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文学名著,但马来人还需要了解这些作品里蕴含的更深层含义,因此他建议,应加大解读中国文学名著的翻译出版。此外,中国经典文化、中国成功故事也是马来人非常感兴趣的图书。

  吉耶尔莫·布沃拉建议增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出版。他表示,西班牙语国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很感兴趣,他们认为这是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的最好方式之一。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