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秘技”让图书策划突破重围
孙 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图书拓展部主任、副编审) | 2018-11-21
收藏

图书策划,可以说是图书出版中最基础和核心的环节。策划的图书越多,阅读面越广,对市场越了解,吸取的信息量越大,选题思路才会越开阔。策划这个词最主要就是创意,因此打破陈规,富有新意,刚好也是图书策划的精髓所在。那么,图书策划有没有秘诀和捷径?

  “秘技1”:对同类竞品的数据分析——谁在和我分蛋糕?

  无论做哪一类的图书策划,首先需要了解这类图书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几家出版社/出版商,已经做了哪些成功或不那么成功的同类图书。当然,除非你做的是全新的领域,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版社出过这类选题,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同时也要仔细思考,在图书市场高度成熟的今天,为什么这个选题迄今为止没有人做?是大家都忽视了这个市场的潜力还是这个市场太小众以至于不值得去做?

  事实上,从几家网店的图书畅销榜来看,排在前列的主要是文学艺术类、儿童图书、教辅类、经管励志、社科学术类,市场上做这些书的出版社非常多,打造的畅销书也各有特色。

  无论策划哪一类图书,都要先做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开卷数据查询、各大网店排行榜或重要书店的各类榜单、读者评价,以及参考豆瓣读书的排名和评论,这些更适合于文学艺术类图书。新书榜可以看出最新的流行趋势,年度总榜单可以看出常销书的类型和特质,读者评价也很关键,有些评价非常中肯和直观,尤其是文学和亲子类图书,有的读者还会对图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疑问,编辑可以多关注读者评论,对于读者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同时也可以酌情考虑读者的需求,在图书加印和再版时加以改进,可以很好地拉动销售,并且和读者形成良性互动。

  “秘技2”:提炼核心卖点,挖掘独家优势。

  这一点应该是图书策划的核心。对于一般图书,寻找和提炼卖点就是看编辑的眼光、创造力和对市场的把握程度。有的选题看似普通,既不是著名作者也不是热点话题,但怎么样才能发掘选题背后的卖点将其最大化,并且让读者买账呢?

  举个成功运作常销书的例子。2006年问世的《芒果街上的小屋》,至今加印几十次,销售数百万。这本书在选题立项时并不被看好,即使到了付印前,也是在编辑的坚持下才确定了一两万册的起印数。这在当时也可以理解,该书作者是美国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谈不上是世界顶级作家,也没有获过重要的文学奖项,中国读者并不熟悉;译者潘帕也是默默无闻的一个理工男;这本书的内容乍看之下也非畅销题材:背景是美国的墨西哥移民,44个短篇,散文化地讲述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这本书之所以成为超级畅销书,和策划编辑对卖点的深入挖掘以及阅读导向密不可分。

  编辑把这本书定位为“适于记诵和仿习的全新双语文艺经典”,文案是“全美大中小学课堂读本”“托福雅思试题题源”。针对这个定位,编辑在图书出版前约请《英汉大词典》主编陆谷孙推荐,充分利用其在双语学习领域的号召力,也捕捉到大中学生在应对英语考试方面的心理;此外,为了挖掘这本书在女性阅读方面的价值,邀请作家张悦然、毛尖、沈胜衣对该书作了到位的点评和推荐,拉动这些作家的粉丝选择购买,形成口碑。这本书的出版时机也把握得很好,正值暑假前夕,完全针对学生暑期市场做了全面铺货和码堆。

  对于卖点的充分发掘,以及精准投放和有效宣传,让这样一本看似很小众的书,很快得到了大众和市场的认可。

  “秘技3”:营销方案框架搭建——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图书策划基本成型之后,需要同步考虑营销思路。选题策划和营销方案是不可分割的,每一项选题策划,都应有适配的营销策略,以达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我去年策划责编的余光中自选自译诗集《守夜人》。这本书本来是我国台湾已经出过两版的老书,这次是余光中重新编选后授权简体字出版。因为余光中的诗集在大陆已经出版了不少,当时的策划思路是首先将宣传语定位为:“如果只读一本诗集,那么我选《守夜人》。”强调名篇佳作一网打尽,突出这部诗集的精选性和代表性。二是定义为可朗诵可倾听的有声诗集,邀请陶泽如和流丹录制了书中几首余光中经典诗歌的配乐朗诵,收集了余光中本人朗诵的中英文音频,以二维码扫描收听的形式印在书腰上,形成一个卖点。同时授权喜马拉雅和蜻蜓FM等平台播放。在图书出版后,与“为你读诗”等微信公众号合作制作一档关于《守夜人》的有声节目,以有声诗歌的方式进行推广。此外,考虑到大陆读者对余光中诗歌的熟悉程度,我们决定从读者最耳熟能详的《乡愁》入手,带动读者对整本诗集的阅读兴趣。以及与腾讯网诗歌频道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手举办“一起方言读《乡愁》”等既有趣又有话题感的活动,均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营销策略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借势。出版本身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能够跨界寻找可利用的优势资源,那就是一种以小博大、一本万利的营销方式。知名媒体人杨澜2017年推出的跨界转型之作《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写的是她花一年多时间走访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20多座城市,采访30多个顶尖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80多位行业专家的历程,以及她面对高科技时的感受、见解和心得。因为这本书与人工智能相关,在选题运作阶段,就联系了百度CEO李彦宏、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谷歌大脑创始人吴恩达等科技大咖推荐,在后续的活动中与科大讯飞、咪咕阅读等人工智能研究应用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设计机器人互动展示环节与AI语音识别技术等等,利用名人效应与商业合作以达到宣传效果。

  常规的营销思路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如果作者比较有人气,那么需要充分利用作者资源;如果选题本身有话题,就需要从话题出发不断提高图书的曝光率;如果社会热点话题能和图书相关联,就不遗余力地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或巧妙制造读者感兴趣的一些话题。“互联网+”时代,从不缺乏与出版相关的热点和卖点,关键在于策划编辑本身是不是有心人,能不能及时把握潜在的营销契机。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