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江
2018年12月31日,中宣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考核内容中明确提出了体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企业规章制度、机制建设和执行情况,为图书出版单位建立和完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科技类出版单位贯彻落实《办法》精神,建立并有效执行企业内部社会效益考核评价机制角度进行一些思考。
一、 基本原则
出版单位贯彻落实《办法》精神,建立并有效执行企业内部社会效益考核评价机制,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合理原则。科技类出版单位构建企业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必须贯彻落实《办法》精神,做到评价考核指标设置科学,权重合理,评价标准客观,定性和定量结合,以定量评价为主,量化可操作。
统筹兼顾原则。科技类出版单位构建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要结合自身出版业务范围,综合考虑内部各编辑部门、各板块业务的差异性,在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的设计上统筹兼顾各编辑部门、各板块出版业务的特点,设置更加丰富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层层传导压力原则。出版单位通过构建企业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形成社会效益考核压力层层传导,提高出版单位各编辑部门及编辑对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调动积极性,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 主要内容
科技类出版单位建立和有效执行企业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关键是要对标《办法》,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主要内容可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出版质量是出版单位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核心指标。出版单位设置出版质量指标首先要贯彻落实《办法》对一级指标“出版质量”的考核要求,坚持结果导向,在基准分基础上实行扣分制,对各编辑部门出版物出现内容质量和编校印装质量问题,参照《办法》确定相应的扣分标准。其次,出版单位还可兼顾出版质量管理过程,对在质检环节发现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问题,设置扣分项和扣分标准,对相应的编辑部门进行扣分,提高出版物质量水平。
文化和社会影响是衡量出版单位社会效益的关键指标。科技类出版单位设置文化和社会影响指标可在《办法》规定的重点项目、奖项荣誉、社会评价、国际影响四个二级指标的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科技类出版单位自身的业务范围、业务板块的差异性,进行适当的丰富扩充,如在重点项目中增加入选“农家书屋”“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目录”的出版物,在奖项荣誉中增加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工程、获得版协科技委优秀出版物奖等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和企业内部优秀图书奖的出版物等,在社会评价中增加入选《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相应学科前三名的图书,以及组织大型学术营销、宣传推介活动情况等。
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是出版单位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科技类出版单位设置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指标,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贯彻企业中长期选题规划意志,落实公司层级选题规划的情况;二是开发成规模、成特色的品牌产品板块的情况,培树、夯实科技类出版单位在行业中的整体品牌、地位情况;三是跟踪、总结、推广新技术,通过出版物助力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四是拥抱数字经济,积极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情况。
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是出版单位内部社会效益考核的保障指标。首先是各编辑部门严格执行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地图送审、书号管理、样本缴送等出版管理制度的情况;其次是诚信经营,不得出现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或严重违反行业规范、在社会引起负面评价的情况;再次是有效执行员工教育培训、任职资格管理制度情况;最后是履行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参加扶贫开发、公益服务、捐赠等活动情况。
三、组织实施
科技类出版单位有效执行企业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须加强组织领导,确定工作程序,厘清工作职责。
成立社会效益评价考核领导小组。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出版单位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的全面、客观、公正,有必要在出版单位内部成立社会效益评价考核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指导、协调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评估、审核出版单位内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
明确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程序和职责。建立社会效益自评、复评和审核三级评价工作机制。各编辑部门每年年初对上一年度社会效益情况进行打分自评,形成社会效益情况书面报告,并随附相应的支撑材料。总编办或人力资源部根据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对编辑部门社会效益自评情况进行复核。社会效益评价考核领导小组对总编办或人力资源部复核情况进行审核,并按照《办法》的规定,确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级,形成出版单位编辑部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
制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奖惩引导机制。对入选或获得《办法》所列的重点项目、奖项荣誉的项目的实施团队,额外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对内容质量、编校印装质量问题的出版物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以此促进编辑部门及编辑重视出版导向和出版物质量工作。
四、结果运用
将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运用至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编辑部门绩效考核需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置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权重。编辑部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等级为良好且“出版质量”指标得分为满分的,可视为完成社会效益目标,社会效益按满分计入综合绩效;考核等级为优秀且“出版质量”指标得分为满分的,可视为超额完成社会效益目标,社会效益部分按满分并酌情加分计入综合绩效;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为未完成社会效益目标,社会效益部分按实际得分计入综合绩效。
将社会效益考核结果运用至个人绩效考核中。编辑部门负责人年度考核需与本部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挂钩,编辑部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等级为良好以上时,其负责人方可参与年度优秀个人的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