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近日,“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暨《新编经济思想史》(十一卷)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经济思想史领域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所长颜鹏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志伟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平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代尧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臧旭恒教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杨蕙馨教授等30多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就“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经济学发展”这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据悉,《新编经济思想史》(11卷)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顾海良教授和颜鹏飞教授担任总主编,汇集了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编写。《新编经济思想史》把经济思想的演变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广泛文化背景中,探讨了17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思想的进展,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它们的全貌、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新编经济思想史》注重经济史与经济思想的交汇,关注政治学、数学、心理学等学科与经济学的沟通,贯通中国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和西方经济思想史。它是一部经济思想“专门史”,聚中国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于一体的“通史”,也是一部文化“综合史”。
会上,顾海良教授特别强调,这部书“由中国经济思想作为经济思想史的起点,以当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作为经济思想史的重要体现”。他说:“很多以前出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是以政治经济学界定中国的经济思想,而没有反应中国经济思想本来的历史,更没有反应中国经济思想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而在《新编经济思想史》中,“中国经济思想是开头,然后是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我觉得在经济思想史的起点,中国应该占有非常高的历史地位”。“本书的结尾也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经济发展为我们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提供的最大的资源。”对此,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教授认为,该书“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总之,《新编经济思想史》丛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既囊括了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也呈现了“被经济思想史研究疏忽的但对中国当代经济学理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理论意义。 “从中国出发,以中国结尾”,用中国话语对中国的发展做出阐释,是这套丛书最希望呈献给世人的初心和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