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谈季羡林作品对当代青少年的启迪暨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文化研讨会”在桂举行
杜文心 | 2019-04-22
收藏
摘要: 4月20日,一场主题为“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谈季羡林作品对当代青少年的启迪暨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文化研讨会”在桂林举行。

1a9e6b5e-6ac5-4c9a-a2f4-dd78563d2ee1.jpg

4月20日,一场主题为“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谈季羡林作品对当代青少年的启迪暨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文化研讨会”在桂林举行。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原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司长梁志刚,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文摘报总编辑、中国文摘报研究会会长刘昆,中国编辑学会理事、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编辑出版系教授叶新,季羡林读书会秘书长裴丛波,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姜革文、副总裁施东毅等人参与了此次研讨。

50d8de26-b745-40cf-85d3-95f8dee55983.jpg

2019年,是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为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精心推出了以季羡林先生的成长历程为经,以季羡林先生的学习心得、人格品性、生活感悟和人生思考为纬汇编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以此致敬大师,同时力求将季羡林先生的诸多精神向当代青少年传递。该套书由《一寸光阴不可轻》《书山有路勤为径》《赤子丹心图报国》《所有生命都不朽》《人生自有真义在》5册图书构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是季羡林先生的自传,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留德,他详细叙述了每一个成长节点的关键所在。《书山有路勤为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如何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学问的言传与身教。《赤子丹心图报国》追述了季羡林从红衣少年到白发先生的沧桑家国情。《所有生命都不朽》是季羡林先生笔下的世界万物。在《人生自有真义在》里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明辨社会万象、人生历程,真假、善恶、美丑,向当代青少年传达正确的价值理念。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好的价值观的养成,对国家、社会、家庭、青少年本身都至关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至于青少年该如何“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那就要适应青少年的年龄和特点,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而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散文家、国学家和教育家。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2006年季羡林先生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季羡林先生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跨世纪、跨国别的文化大家,他攻坚克难、不断攀登学术高峰的事迹、他那“即使烧成了灰,我也是爱国”的精神,感动了两个世纪的中国人。毫无疑问,季羡林先生是值得当代青少年放在心中的榜样,是当代青少年前行路上的标杆。因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团队精心研读《季羡林全集》,从青少年需求出发,浓缩成“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全5册,力求帮助青少年实现与一代大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分别就季羡林先生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计荣辱和个人得失、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回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策划出版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给出了评价和建议。

9d73e835-4328-4750-9869-bf0965665e9f.jpg

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在提到和季羡林先生的相处时说:“季羡林先生骨子里有很平民的东西,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平民、布衣,作为一名普通人也应该关心国家的发展,考虑国家的问题。梁衡先生还提到季羡林先生对于青少年始终有一种平等相待的爱护之心,总是耐心解答小朋友的问题,甚至在书上签名时会以“小友”相称。

67310b0d-540d-4f38-a9b5-b4a379fcf90f.jpg

著名学者,和季羡林先生有着四十多年师生情谊的梁志刚先生也在现场谈起了和季老相处的点滴,他说,季先生对学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会记得学生买不起脸盆而为他们主动出资,会召集贫困的学生一起到家里看电视,也会关心学生的工作、家庭,甚至记得他们爱人的喜好……而对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策划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这套作品,梁志刚老师评价说:“你们出的书实际上是在播撒种子,让小学生、中学生能够很早地接触到经典的东西,接触到非常有益于心灵成长和人格成熟的东西,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25863b12-7a94-49eb-82e8-761729bf98c9.jpg

对于“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这套作品,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文摘报总编辑、中国文摘报研究会会长刘昆先生从文字的角度上做出了详尽的解读。他说:“季先生的作品总是有很动人的力量。我们都说悲欢离合总无情,但是我却从季老的文章里面读到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看到的是人类以及世间万物的可爱……他的文字又是如此的优美、通透又有趣,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季羡林先生教会我们如何努力去以宽厚、仁爱的心去对待生命,对待周围的人。我们每个人通过这一套书来聆听到这个智者的智慧,一定能从中品位到他高尚的人格,领悟到更多的生命的真谛。”

7dedf621-6eee-487c-8adf-a6f2dfb4481a.jpg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编辑出版系教授、博士叶新先生从教育者的角度讲述了青少年可以从季先生身上学到的品质。他说:“季先生没有家学渊源,也没有家学渊源带来的‘天赋’,他所有的成就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的,这是最值得孩子学习的地方,季老的经历告诉了孩子们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超级勤奋来达到的。另外,季羡林先生从来是龙虫并雕的,写的从来不是假大空的东西,而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也是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习的。”而对于“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叶新先生也做出了评价,他说这套书对于教导孩子们如何写作文有着很大的意义:“怎么描写,怎么做到言之有物,怎么来观察生活,而不是空洞的描写。”

据悉,此次研讨会的举行以及“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的顺利出版离不开季羡林读书会的大力支持。季羡林读书会秘书长裴丛波先生也在会上讲解了“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这套书的成书缘由。他说:“季老学问艰深,研究领域广泛。在几十年学术生涯中,留下了1200多万字的巨著,很容易让普通的读者有遥不可及、望而生畏的感觉——但事实上季老也有很多文字优美、思想深刻,适合各个年龄段阅读和享受的文章作品希望更多的读者能抛开对季老学术的刻板印象,认识这样一个布衣学者。”

季羡林先生是人生当之无愧的领路人,不仅因为他的勤奋、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身历坎坷,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基于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希望以“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的出版为青少年真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ba5335eb-361d-4c23-9f15-11cbdc650a0e.jpg

                                                    

季羡林先生,人生当之无愧的领路人

季羡林先生常说“我不是天才”,小学、初中,他学古文、国文、英文、伦理学、历史、地理、逻辑学、经文、德语……然而初中毕业之际,自卑的他甚至不敢报考重点高中。高中生涯,一次偶然拿到第一名后得到的褒奖,让他倍感珍惜,进而发愤图强,成绩六连冠,同时被清华北大录取……大学毕业,他留学德国,那是他一生挨饿最厉害,躲避空袭最多,生活最艰苦的几年,但就在那几年,他下苦功习得德文、俄文、阿拉伯语、南斯拉夫语、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为六十年的学术生涯夯实根基……归国后,他刚入北大一周即被任命为正教授,学术方面“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翻译八大本《罗摩衍那》期间,季羡林先生把散文译文写在纸片上,每天工作之余拿出来推敲、琢磨,就这样,历时十年,积累了成千上万张小纸片,最终以一人之力将2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完成。

季羡林先生的成才,并不特殊,他曾总结过“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并强调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要说从我身上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勤奋。我一生不敢懈怠。”如此看来,季羡林先生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启迪是“书山寻路,学海觅舟”的勤学苦读,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久久为功。

季羡林先生的勤奋,还体现在惜时如金上:几十年里,朗润园里的第一盏灯,通常都是他亮起的;被旁人视为“边角废料”的午睡时间,他抓紧写作,困了就靠在藤椅小憩;七十岁他收集《糖史》材料,冲刺学术高峰,八十岁完成巨著。他以“一寸光阴不可轻”为座右铭,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留下数千万字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

季羡林先生是人生当之无愧的领路人,不仅因为他的勤奋、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身历坎坷,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基于此,为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一群深受感动、为人父母的编辑,以季羡林先生的成长历程为经,以季羡林先生的学习心得、人格品性、生活感悟和人生思考为纬,汇编了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这套书由《一寸光阴不可轻》《书山有路勤为径》《赤子丹心图报国》《所有生命都不朽》《人生自有真义在》5册图书构成。将季羡林先生九十七年的人生智慧理清并细致地展现出来,为孩子提供了一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丰满,又活泼的人生启蒙书。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