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花牡丹是何时进入文化艺术史的?历史上,众多牡丹绘画名家为我们留下哪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它们各自展现了怎样的特色与风格,又是如何历经沧桑、传承至今的呢?
6月20日上午,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著名作家荣宏君携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惊艳亮相,与央广《品味书香》主持人马宗武(小马哥)一同,就牡丹文化、中国艺术史等内容展开深度对谈。二人生动的讲述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既回味悠长,又令人振奋不已。活动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郑雄主持。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荣宏君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为现场观众讲述了精彩绝伦的牡丹文化史,从牡丹的起源、发展,到其在历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再到现代人对牡丹文化的传承,每一部分都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荣宏君表示,他写牡丹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牡丹文化深入人心,上到古代的士大夫阶层,像李白、王维,下到普通的老百姓,对牡丹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荣宏君老家是山东曹县,从明朝开始,曹县开始引进牡丹种植。他记忆中看到最美的花就是牡丹。二是荣宏君的老师史树青先生就是做考据、古文字出身,荣宏君本人也从事艺术史研究,他目前出的这些书,基本上就是以艺术史为主线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荣宏君
荣宏君说:“我第四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就是讲‘翰墨天香’,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我当时就有一个愿望,关于中国牡丹的发展脉络,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陈州,就是今天的邹鲁地区,再到菏泽,我想给梳理一下。以什么样的方式介绍呢?牡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书画、诗词、戏曲,甚至民俗、建筑,可以说无一不包,我就想到了还是以我擅长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作为一条主线,讲牡丹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顾恺之的绘画直到河南项城的著名的爱国收藏家张伯驹收尾。”
马宗武
马宗武说,荣宏君写的、讲的是牡丹,但又不仅仅是牡丹。“这个书最可贵的就是从牡丹一个小点展开一个阔大的世界,让我们看到艺术史的发展,通过这些历史上传世的名画了解到背后的一些历史的兴衰、变迁。”
通过荣宏君和马宗武的精彩讲述,读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牡丹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活动最后,现场读者踊跃提问。有读者问到,“牡丹如何从自然植物逐步升华为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的”,荣宏君说:“顾恺之的绘画(《洛神赋图》),是牡丹进入艺术史最早的起点。再早一些,东汉也有牡丹,但是是作为药用植物。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 ,尤其是作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甚至作为历史兴衰的见证,应该是从唐朝开始。”
据悉,《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旨在以牡丹为线索,以中国艺术史上十位杰出的艺术家——顾恺之、周昉、宋徽宗、欧阳修、钱选、唐寅、徐渭、蒲松龄、郑板桥、张伯驹,及他们与牡丹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生动讲述这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剖析牡丹在书画、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探究国花牡丹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为读者展现一部跨越两千年的牡丹文化艺术史。
本书责任编辑表示,荣宏君历经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深入研究牡丹文化,搜集历代牡丹著作,走访各大名园,采访栽培专家。他对古老牡丹的品种和前世今生有着全面的认识,这本书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供稿人:刘思怡
初审:戴佳运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