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陈 莹
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改变数字阅读,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已超越传统阅读体验,图文、音频、视频及AR/VR技术的加入使阅读变得立体起来,未来的数字阅读将变成融合各种感官体验的沉浸式阅读。并且,在5G高速度、低延时、大容量的带动下,“万物皆可为媒”,数字阅读的空间和场景将得到极大拓展。
技术渗透数字阅读场景
如今,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数字阅读逐渐与新零售、智慧书城这些时代关键词联系到一起。书店,这个传统线下场景中的典型代表,也正在被新技术深刻改造着。
2018年,天猫图书先后改造了上海志达书店和杭州博库书城天目店,面部识别、无感支付等新技术的应用让传统书店“黑科技”味儿十足。
以改造后的博库天猫新零售书店为例(即博库书城天目店),现已具备智能书架、人脸识别、无感支付等人工智能技术,读者可以手机扫码进店,自主挑选书籍,借助人脸识别进行无感支付,并完全自助完成购物流程。另外,书店内的智能书架借助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向读者推荐相关延伸书籍。
6月20日,天猫发布的“天猫旗舰店2.0升级计划”,堪称打通线上和实体店的一柄利器,升级后将新增“线下门店展示”“AR试妆”等入口。“此举进一步赋能天猫入驻商家的会员体系,不仅可以充分释放用户数据价值,同时还可以与商家的线下实体会员打通。对出版行业来说,已经在天猫开店的出版社、新华书店或其他商家,都可以借助天猫2.0直接与会员互动。”天猫图书总经理张玮表示,天猫作为中国第一大图书交易平台,在线上线下、多维度赋能传统行业,增加消费者体验,同时消费大数据也将能反作用于书店的经营与选品,让更多人爱上阅读,让图书产业持续焕发活力。据悉,目前天猫平台(天猫读书)上已经有30万电子书、天猫平台上的图书商家约4000家。
博库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姝华分享说,博库书城天目店改造初衷之一是节省人工成本以及增加智能化的体验。目前书店的收款环节部分可由无感支付结算替代,如果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得更为成熟,将进一步帮助提升书店的运营管理和服务管理。“作为一家在杭州这座互联网广泛普及、应用的创新型城市里的书店,博库书城非常愿意突破传统零售模式,把科技服务更人性化的运用到书店里。这也是博库书城长期的职责和目标。”
其实,于博库书城,深刻理解读者并精准营销是更长远的价值所在。“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读者的浏览路线、购买过程、兴趣爱好点,并借助于大数据构建用户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分析用户画像并进行积累、形成标签,通过数据分析出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或阶段性需求,全面掌握读者消费喜好和趋势进行精准推荐。另一个层面是书店依据读者的购买目标和范围,为读者引申或提供更多购买需求,精准营销。”
车联网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另外一个典型场景,得益于IoT(物联网)的飞速发展,音频行业渗透到车载场景中。作为最早布局智能车载音频领域的企业,听伴(考拉FM)自2013年上线以来,积累了优质内容优势和丰富的车载音频制作经验。
6月11日,听伴宣布正式开放K-radio内容运营云平台,作为专注车载音频娱乐内容和娱乐的一站式平台,K-radio拥有车载直播互动、AI电台流、多源内容聚合、语音搜索、账号云端互通等多个功能,可实现品牌运营、内容运营、数据运营。截至目前,K-radio已覆盖奥迪、通用全系列、日产、上汽大众斯柯达、比亚迪等30多个汽车品牌、超100万车主。
当然,更有时代特色的新技术就不得不提区块链,如今,区块链已从版权确权保护等场景逐渐渗透到数字阅读市场中。原当当网CEO李国庆创业项目“早晚读书会”已于6月2日正式发布,该产品是水晶链CRYSTO的落地应用之一。
据水晶链合伙人王晶介绍说,CRYSTO是为全球无形资产提供的垂直公链,为无形资产产业提供版权确权、版权保护、分发定价、权益证券化、商业化等多项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李国庆既是CRYSTO的领投人,也参与了团队的搭建,而早晚读书正是CRYSTO孵化出的DApp(去中心化应用)。
李国庆认为,当下知识付费行业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他希望能够选出精品、讲出精华。“精品怎么选出来——大数据的沉淀。早晚读书通过大数据选书,真实有效的图书畅销榜、话题热度榜、内容实用性、经典榜单、内容差异化、顾客的需求等数据将作为选书的支撑。”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早晚读书已邀请到1100位不同文化领域的KOL加入讲书团。现已有第一期的40位进入备课及准备状态,其中包括不乏俞敏洪、贾平凹、麦家等。目前,早晚读书会APP和小程序均已正式上线,读书会社群和各地城市合伙人也在推进中。
5G将加速加深融合进程
5G大规模商用在即,智能家居、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使数字阅读空间和场景得到极大拓展。在此背景下,“5G+AI+IOT”势必将赋予多场景下的数字阅读以全新生命力。
在张玮看来,天猫图书的价值正是构建了一个打通图书产业上下游的经济体,通过天猫图书的技术、解决方案,为行业搭建好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赋能出版社、书店、渠道等产业链上的环节。“未来随着5G商用,用户看书购书的行为可以有更精彩的互动体验。”
张玮甚至描绘了一幅画面,随着5G时代线上线下体验极度加深,技术可能加速学习效率,很可能3~5年后能实现这样的阅读场景——用户进入书店买一本喜欢的书,到体验区通过可穿戴式设备1小时看完整本纸书。
博库新零售书店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进化,未来还可能从推荐、支付等层面,向深度影响读者阅读行为本身更迭。张姝华表示,深度介入“阅读——消费”全流程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姝华畅想中的5G时代智慧书城是这样的——未来读者走进书店打开自己的电子产品后,电子屏幕即根据他的阅览爱好、购买习惯,及时推荐他感兴趣或有影响的图书、资讯、知识,并指引他快速找到相应产品。供读者选择或试听试读,并由读者选择购买或使用途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更精准地对读者阅读偏好等行为进行综合系统分析,以便更加全面地推进图书推荐和阅读服务。”
听伴副总裁李建刚也认同线上线下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车载音频市场更是融合的典型。“在车载场景里,所有被收听的内容一定是符合车内用户需求的,并且不能是单向输出,一定要有交互,既有线上交互,也有线下活动。并且,用户的参与本身也是内容生产中的一环,在线听声和线下面对面形成良好互补。”李建刚还提到,从商业化和生活便捷性的角度,线上线下融合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比如通过技术获取位置,然后通过音频节目个性化推荐该地区美食、景点等,并提供线下打折优惠,如此就能形成非常好的体验。
当然,技术也带来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在线下场景中找到个性化需求和算法推荐之间的平衡点。
对此,听伴K-radio采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场景需求,自动编排节目单,向用户推送想听、好听的内容。“听伴以clock为单位来编排节目单,在不同时段自动推送或社会化、或个人化的内容。”李建刚介绍说。
而博库书城是采用了“无感支付+人工服务”组合的过渡方式。张姝华坦诚,目前很难通过一种渠道做到面面俱到的推荐或引导服务,在实体书店人性化、交流式的服务是不可替代的。
放眼万物互联的5G时代,“5G+AI+IoT”将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比如当用户收听球赛资讯时可以直接通过语音交互下单购买门票;与此同时,5G将让车载场景的识别率更准确,内容推荐更准确,平台与车主能够更快捷畅通的互动体验。
其实,天猫图书也已悄然布局AR、知识付费等赛道。比如,目前天猫与出版社合作开发了10余种AR图书,其中《小鸡球球》AR版销售30余万册、《什么是什么》科普系列AR版销售超10万册。张玮透露,接下来天猫还将建立AR制作流程,帮助出版社用最简单的方式将AR技术运用于传统的出版行业。
而在知识付费方面,天猫图书布局了“知识地图”这一产品,为读者提供读听看一体化的服务,并且按照年龄段所需的知识进行划分,为不同年龄段读者提供最全且最必要的选择和服务。“我们已经着手将图书和知识服务的内容按照年龄段和职业进行划分。儿童、学生和职员大家都能知道自己应该选择补充什么样的知识。”张玮介绍说,天猫图书即将打通天猫精灵、淘宝大学、优酷视频,实现统一账号对接,用户购买的任何服务都能够实现三网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