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清华大学出版社举办了,主题为《艺术家书——书籍之为艺术》的新书分享会。该书执行主编,手制书艺术家郭蕾蕾做分享。
郭蕾蕾介绍了艺术家书的历史,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艺术家书》的出版过程。郭蕾蕾讲述了20世纪艺术家书(Artist’s Book)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媒介之一的历史,它贯穿于 20 世纪艺术史和文学史的每一次重大运动中,为前卫的、实验性的和独立的艺术家团体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师,毕加索,阿波利奈尔,马蒂斯,杜尚等,也都创作过“艺术家书”。郭蕾蕾将《艺术家书》中描述的一些艺术家书作品带到现场,其中包含小野洋子的“艺术家书”作品《柚子》,这些“艺术家书”曾经给见过他们的人带来了超凡的灵感。郭蕾蕾表示,这就是AI时代人类无法被替代的能力。
艺术家创作“艺术家书”时,往往打破书籍原有定义和样式,形成更能直接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更能煽动读者情感。将书视为艺术品,会引发对书籍形式属性的反思。
著名版画家、独立艺术家徐冰在该书中提到,AI时代让“艺术”的“术”被推进到远远超过人的程度,而“艺”的核心部分,是拒绝被总结,被量化的。而手制书艺术——艺术家书,就充分体现了这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家书》,通过历史文献、丰富的案例、专业解读,展现艺术家书的发展历史、创作方法、材料应用、艺术理念和跨文化交流价值,探讨书籍设计与艺术创作的融合,为艺术爱好者、设计师、高校教学人员和文化研究者提供深入了解这一独特艺术领域的窗口。
(供稿:卢贵波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