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举办的“候鸟连接世界”图书分享活动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孙敏,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曹雷,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融合发展部主任兼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金玲,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总编辑戴宁宁、副总编辑葛冬冬等出席活动。
金玲表示,优秀科普出版应当兼具科学严谨性与人文温度,“勺嘴鹬和它的朋友们”科普绘本以极危物种勺嘴鹬为视角,通过儿童化视角的叙事方式,实现了科学认知与生态教育的有机融合。她强调:“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认识这些珍稀候鸟,更要唤起他们的保护意识。绘本中巧妙融入了‘偷蛋计划’等真实保护案例,将科学认知升华为生命教育。这种严谨与温情并重的创作理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普出版未来的发展方向。”
曹雷介绍:“作为全球第二处潮间带湿地遗产,盐城黄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重要站点,每年有数千万只候鸟在此停歇、繁殖、换羽,书写着‘万鸟齐飞’的生命奇迹。”而在此停留的万千候鸟,将这条覆盖22个国家、承载5000万只水鸟的“空中丝绸之路”串联在一起。
资深观鸟人袁屏结合积累多年的候鸟摄影作品,为观众讲解了湿地生态、候鸟习性、鸟类环志,以及全球候鸟保护行动。除了主角勺嘴鹬,读者还近距离“结识”了红颈滨鹬、黑脸琵鹭等“国际旅客”,了解了如何辨识这些珍稀候鸟的独特之处。创作团队的专业背景为内容质量提供了保障:文字作者袁屏是资深观鸟专家,拥有近二十年的观鸟经验,累计记录鸟种逾千种,去过中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插画作者郑小丹拥有四年观鸟经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她对候鸟具备感性的认知,保证了插画呈现的科学准确性。
“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故事,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去观察世界”是少儿科普类图书的重要命题,“勺嘴鹬和它的朋友们”科普绘本在选题策划上独具匠心,选择“极危物种+湿地生态”这一专业领域,采用儿童喜爱的叙事方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该系列绘本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叙事视角创新。以勺嘴鹬第一人称讲述,视角儿童化,将迁徙高度、速度等专业数据转化为“耐力型选手”“马拉松飞行”等儿童易懂的比喻;二是知识架构创新。通过俄罗斯楚科奇、韩国新安等六大湿地站点的串联,构建“地球家园”的生态共同体认知;三是呈现形式创新。在纸质图书中嵌入音频课程二维码,读者可扫码聆听作者袁屏录制的候鸟知识讲解,使传统出版物升级为多媒体知识入口,实现“视听联动”,提升了阅读体验。
科普绘本是江苏凤凰电子音像社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产品线,也是凤凰传媒高度关注、重点支持的出版方向。多年来,该社一直着力开发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高品位、高质量融合出版科普绘本,赢得了业界和读者的广泛认可,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并成功向海外输出版权。近年来,江苏凤凰电子音像社通过与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黄海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等权威机构深度合作,汇聚了优质的科普绘本与音视频动画资源,连续推出《大有叔叔的趣味科普》《石头娃·地球探秘》等原创绘本,以及《诗词里的科学》音视频动画产品。未来,该社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开发兼具科学内涵与艺术表现力的原创科普作品,并通过融合出版手段,打造更多原创科普精品力作,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