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林徽因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当大多数人仍将林徽因定格在“人间四月天”的文艺才女形象时,《重识徽音 林徽因建筑笔记》(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6月)这本书却将焦点转向了她墓碑上唯一的称谓——“建筑师”。7月9日下午,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的新书分享会在北大书店举行。
《重识徽音 林徽因建筑笔记》新书分享会海报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认识建筑”编辑团队介绍,《重识徽音 林徽因建筑笔记》一书以聚焦林徽因独立建筑思想的创新定位,为大众重新认识林徽因打开崭新的窗口。全书精心选编林徽因24年间(1932—1955年)登载在9种出版物上的16篇建筑文章,以出版物为线索建立编排逻辑,将其文章置于中国近现代时代大背景与中国建筑学发展背景中,追溯林徽因建筑写作轨迹,解读林徽因建筑思想脉络,以引导大众认识她在建筑领域的杰出成就。同时,该书实现别致设计、雅致装帧、精良印刷,兼具阅读美感和收藏价值。
《重识徽音 林徽因建筑笔记》
在分享会上,本书编注者、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胡占芳老师作了题为“重识徽音——从‘太太的客厅’到建筑学家林徽因”的讲座。该讲座以林徽因的建筑活动为主题,从北总布胡同“太太的客厅”说起,从北平文人往事谈至林徽因的建筑人生,结合有助读解历史背景与林徽因学术理念的多种资料,带领听众重返历史现场,围绕林徽因作为家庭女主人、战后住宅建设研究引领者、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文物建筑保护专家的多重经验和研究视野,回望了她在时代浪潮中的人生坚持、思想理念与事迹成就。
分享会最后,主持人邀请胡占芳老师和本书编辑代表就图书创作背后的故事进行交流,深入解答了读者提出的关于该书的策划缘起、书名拟定的考量、图书设计的巧思、完成创作之后的新体会等问题,众人在对谈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林徽因和本书的认识。
北大师生表示,这本书和其他收录林徽因建筑文章的书籍有很大的不同,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传播知识并树立林徽因的建筑学家形象,这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书中的内容。同时,现场赠送的“林徽因建筑笔记”精美文创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林徽因建筑笔记”定制笔记本及文件夹
此次活动于当日下午16:30圆满结束。讲座带领观众不仅深度感受了林徽因的丰富人格,也领略了这位杰出的建筑学家对一个时代,乃至后世的影响——“徽音冠青云,声响流四方”。
供稿:孙珏 一审:王媛媛 二审:孙珏 三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