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6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主办的“在时光深处相遇:天山记忆的川渝对话”——“年轮里的大家”《杨牧选本》、“鲁迅文学奖新疆作家文丛”《张者自选集·老风口》新书分享会,在重庆书博会与广大读者见面。活动以“时间”为经,“记忆”为纬,探讨作家个体生命体验与新疆文学之间的碰撞,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专家学者以及读者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诚,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徐江,著名诗人、新边塞诗代表诗人杨牧,重庆市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创委会委员、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当代文学批评家丛治辰,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光分科幻文库总策划杨枫等出席活动。
《张者自选集·老风口》以长篇小说的形式,以文学的魅力和力量,谱写了一曲屯垦戍边的传奇之歌。作为新疆兵团人的后代,张者对新疆兵团的故事和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独特的记忆,作品以小见大,以事带史,描绘出了兵团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可歌可泣屯垦戍边史。《杨牧选本》收入杨牧代表性诗作百余首,这些诗歌以广阔的西部为背景,以恢宏的气魄、深邃的意境、瑰丽的形象、鲜明的个性,以及雄浑、豪壮、慷慨的文字抒写了边塞风光和民族风情,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感,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
当天活动上,两位读者深情朗诵了《杨牧选本》和《老风口》图书精彩文段。
徐江分享了新疆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创新实践。他介绍说,《鲁迅文学奖新疆作家文丛》与《年轮里的大家》是历时两年精心打磨的成果。它们的诞生,源于一个朴素的愿望:汇聚新疆作家及新疆题材的经典佳作,展现新疆文学的魅力与实力,让更多人听到来自祖国西北角的充满生命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回响。
今天隆重推出这两套丛书,一方面是对这些优秀的、成长于或扎根于新疆的作家们最崇高的敬意。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份诚挚的邀约。新疆的故事理应是所有被这片土地触动过、滋养过、启迪过的人的故事。“为此,我们向所有有志于书写新疆、表达新疆的创作者们发出呼吁:来吧!“
两位作者杨牧与张者就新疆记忆、作品创作等话题展开交流。他们分别回顾分享了去新疆和在新疆的生活经历,以深刻的生活记忆,带领现场读者走进新疆的历史片段,了解新疆的独特、博大、包容以及新疆民族风情与多元文化。
“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经历和新疆少数民族的多姿风情震撼了我,感染了我,因此我的诗作自然而然地有了新疆色彩。”讲述代表诗作《我是青年》的创作经过时,杨牧动情地说。
“人与自然,男人和女人,他们在荒漠中的经历让人匪夷所思;爱与恨,青春与激情,在那遥远的地方发生着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都滋养了我的文学。”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的后代,张者说。
“《杨牧选本》和《老风口》看似书写了一个远方的一段远去的历史,其实展现了离人们很近的生活,新疆处处是文学,杨牧和张者就是新疆题材文学创作的有力代表。”丛治辰说。
三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引发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让大家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随后的签售环节,作者和嘉宾们耐心地为每一位读者签名,并与他们亲切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阅读体会。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推广了全民阅读的理念,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与作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激发了更多人的阅读热情。
(一审:唐姝菲 二审:张中江 三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