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1日,在利兹大学当代华语文学研究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邀请梁鸿以“关于村庄的叙事及其意义”为题,与利兹大学校内外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学生、文学译者分享了她的写作,从而开启了此次在英国的首场讲座之旅。梁鸿将自己的写作与世界文学相连接,阐释了自己是如何建构“梁庄”的。“对于中国作家而言,面临的挑战不只是塑造村庄的形态,而是对村庄和农民的历史性有基本的辨析力。”这场活动的听众大多具备中文基础,对中国文化及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这使得讲座之后的交流探讨更加深入,听众与梁鸿从“乡土中国”的相关概念谈到其作品中方言的翻译问题等。
次日,梁鸿来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孔子学院,以“超现实语境中的写作”为题,与孔院学生及亚非学院中文专业学生阐释了她的非虚构写作。梁鸿说:“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文学写作所承载的意义其实非常重大,它要在碎片化的信息和众声喧哗中寻找人性和文明的永恒之所在。现在的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才刚刚开始,作为文体并不成熟。但现实越复杂,遭遇的阻击越大,非虚构写作的成就可能就越大。因为它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腾挪,绝地反击。”现场听众对梁鸿的作品和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演讲之后也与她进行了高质量的交流,互动话题甚至从非虚构写作延展到“米兔”(MeToo)运动、女性主义在中国等,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3月14日梁鸿还将来到位于伦敦的光华书店,参加主题为“回到村庄:找寻失落的家园与回忆”作家的活动,将与英国著名译者Nicky Harman对谈。
据悉,人民文学出版社正致力于将梁鸿的作品推介至更多的国家,让世界更多读者读到活生生的中国,读到她对自己家乡故土的观察与审视、眷恋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