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永不灭的‘精气神儿’——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狮王》新书发布会”,在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办。
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涤,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出版印刷发行管理处处长,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维国,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西教育出版社社长廖晓勇,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干部人事处处长李玉华,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申维龙,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发展部主任张露等领导、嘉宾,《狮王》的作者邵榕晗与主创团队出席了此次活动。
廖晓勇致辞表示,《狮王》一书系一部致敬之作,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该书从“舞狮”这个小切口入手,以沂蒙地区的抗战为背景,从舞狮少年孟冬的视角,展现出“大道理”:乱世中,中国共产党昂首向前、绝不畏缩的“精气神儿”;中华民族顺境中蓬勃、逆境中坚韧的伟大精神。
他还谈到,该书亦致力于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文化自信的坚定。全书是一个以舞狮少年的口吻为叙事视角、情节一波三折、充满罕见的舞狮元素的故事。徜徉其中,广大小读者不仅能在故事中了解历史、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厚植自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狮王》整本书阅读。老师带着报名参加该书试读活动的近20个孩子,开展了一堂生动的阅读课。
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为教学目标,老师通过播放《狮王》小视频简介,帮助孩子回顾故事概貌—梳理全书人物关系,讨论细节分享阅读感想—朗读书中荡气回肠的片段,感受狮王的“精气神儿”,深入浅出地将“精气神儿”的丰富含义诠释得淋漓尽致。师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几度让人落泪。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何谓“中国人的‘精气神儿’”,切实体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狮王》的作者邵榕晗向读者们现场分享了她创作该书的缘起——
在一次下乡调研的过程中,她从一位民间收藏家的仓库里见到了一只巨大的北狮狮头——“托自太狮”,狮头昂首向前的气势深深震撼了她。不过,收藏家告诉她,“托自太狮”已经彻底没落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临沂人,那一刻,遗憾塞满了她的胸膛。为了降低这份“可惜”,她决定将“托自太狮”作为起点,结合“沂蒙精神”与中国人的“精气神儿”,以沂蒙地区的抗战为背景,写一个关于舞狮的故事。
历经3年,在各领域专家、名家的建议和指导下,不断打磨书稿,于是有了《狮王》——一个用心再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狮精神面貌的故事,一部用情诠释何谓中国人的“精气神儿”的作品。
活动在刘海栖、毛芦芦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海量阅读名师王爱玲老师的肯定与祝福中结束。
《狮王》
邵榕晗/著
适读年龄:9~13岁
江西教育出版社
附:名家、名师推荐
山东有很多传统的红色题材,也有传统的文化积淀。邵榕晗的《狮王》就是写的一个大题材。她的笔力雄健,思路开阔,对于题材的关注度非常敏锐。祝贺《狮王》的出版!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刘海栖
《狮王》发掘了我们传统的非遗文化——舞狮,它和抗日故事结合在一起,有家国情怀,也传承了传统文化。故事曲折,内容丰满,语言质朴流畅,很值得孩子一读的好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毛芦芦
《狮王》打动人心的一点在于故事之下藏着真实的历史。为救战友而死的卫生队队员、为抢运物资而牺牲的津浦铁路工人……他们都曾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狮王》让他们以特别的方式,回到了我们的记忆中。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影视编剧 李牧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保护民族传承。《狮王》让优秀传统文化又重回大家的视野。希望小读者们能通过这本书走近北狮,认识它,了解它,喜欢它,将它传承下去。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得主 顾抒
读罢此书,掩卷难眠,《狮王》中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浮现:逃难徐州,骨肉分散;随军寻亲,几经辗转;坚拒舞狮,以身殉国;狮王神韵,荡气回肠。贯穿始终的孟冬爷爷所言的“精气神儿”是什么,就是爱国心,就是民族魂啊!国难当头,不退缩、不迟疑、不逃避,这就是狮王的“精气神儿”,这就是中华儿女的“精气神儿”。
读一本好书,传承一种品质,传递一种力量,邵榕晗的这本《狮王》做到了。
——海量阅读名师 王爱玲
作者简介
邵榕晗,山东临沂人,临沂作家协会会员,“共产党员网”2018年度优秀作者,曾获首届全国党政干部创新论坛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