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大象出版社推出《鲁迅十五讲》
郑杨 | 2021-09-27
收藏

9月24日,为纪念鲁迅先生(1881-1936)诞辰140周年,大象出版社在鲁迅博物馆举办《鲁迅十五讲》新书发布会。

该书作者、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王锡荣,中国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鲁迅研究室主任姜异新出席发布会。

会上,出版社编辑人员介绍了《鲁迅十五讲》一书的出版情况。陈漱渝先生作了题为《我为什么讲鲁迅》的发言,讲了他近半个世纪以来学习、研究、讲演鲁迅的心得体会。

陈漱渝回忆,在曾经的那个动荡的年代,特殊的家世让年轻的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灵压力,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这时候,他读到了鲁迅,读到了鲁迅先生的《秋夜》:那奇怪而高的天空,“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但墙外的两株枣树,虽然枣已一个不剩,连叶子也落尽了,但依“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这段文字使得陈漱渝心情豁然开朗,从此开始痴迷鲁迅。

陈漱渝说,其实很多人,在人生经历困苦磨难的时刻,都在读鲁迅的过程中获得了生的勇气和不断前行的力量。后来机缘巧合,陈漱渝从中学语文教师走上了鲁迅专业研究的道路,从此以研究鲁迅、宣讲鲁迅为业,以散播鲁迅精神的种子为己任。这本《鲁迅十五讲》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鲁迅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启蒙大众,志在“立人”。陈漱渝认为鲁迅的思想是一种资源性的思想,在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鲁迅的思想对今天的人们尤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发布会上,王锡荣和姜异新也作了简短的发言。王锡荣说,他是读着《鲁迅全集》成长的。“我们都像鲁迅作品中的那位过客,被一种声音召唤着,一直往前走。不同的是,作品中的过客并不知道是什么在召唤着他,而我们知道是谁在召唤着我们——这个人就是鲁迅。” 王锡荣认为,这种召唤,就是鲁迅精神所代表的价值和理想,一直鼓励着人们去面对挫折,去克服困难,去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

姜异新说,她是读着陈漱渝先生的著作开始学术研究工作的。鲁迅故居就在鲁迅博物馆内,当年有很多年轻人来向鲁迅先生讨教,鲁迅先生很鼓励后辈,自己曾写过,“服了药,来给他们编辑、校对”。但姜异新认为,鲁迅先生也需要年轻人不断给他带来新的气息,新的视野。先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也是普通人,但他不普通的地方在于:从没有路的地方开拓出路来。我们为什么讲鲁迅?1935年,鲁迅曾经在《叶紫作〈丰收〉序》一文里发出的感慨:伟大也要有人懂。

QQ截图20210927181808.png

《鲁迅十五讲》一书是陈漱渝先生的力作,集五十年研究之心血。全书分三个部分“鲁迅与同时代人”“重读鲁迅经典”“播撒鲁迅精神的种子”,分别讲了鲁迅先生的现实世界、文学世界和精神世界,呈现了鲁迅文化传统的丰富性。作为一本学术普及型著作,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普通人更好地了解鲁迅,了解国内鲁迅研究界的状况。大象出版社一直秉持“出好书,济天下”的理念,不断推出优秀图书。在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鲁迅十五讲》一书的出版体现了大象出版社的责任与担当。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