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消息,焜耀研究院主办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办的《元宇宙基石:Web3.0与分布式存储》新书线上发布会顺利举行,主办方代表、作者团队、一万余名在线观众共同见证了新书的正式发布仪式。
当下Web3.0、NFT、元宇宙持续火爆,分布式存储迎来行业红利期。Web3.0深刻地变革了数据存储的方式,使用户个人数据和价值完全映射到元宇宙中,是实现元宇宙的重要基石。《元宇宙基石:Web3.0与分布式存储》浓缩了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存储发展的整个历程,采用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其中的关键时刻和里程碑事件。
发布会现场,序言作者分布式存储领域高级专家李昕先生表示,当前大多数爱好者甚至从业者对于Web3、对于去中心化、对于分布式存储等的认知是不甚明晰的,从业者有必要尽自身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切实推进行业的发展以实现合作共赢。
此次发布会是书籍作者团队第一次与读者面对面,作者代表华仁斌就撰写历程以及相关主题分享与读者做了深度交流,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元宇宙、关于基础服务建设、关于书籍本身的解读与思考。也再次梳理了《元宇宙基石:Web3.0与分布式存储》一书的视角以及世界观,并指出所谓互联网的下一代,核心是思想的创新,其也在潜移默化地指导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爆发。
作者薛源表示分布式存储的发展情况,目前处于一个磨合与迭代的阶段,一方面是在与现有的成熟技术进行融合,出现相关的大众型存储应用;另一方面在数据价值方面,比如NFT这类加密资产,分布式存储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冯柏超提到《元宇宙基石:Web3.0与分布式存储》谈得更多的是其长期价值。当我们知道web 3.0的大致总体呈现面貌和其当前实际发展状况,我们便能对当前的产品甚至是基础设施建立起全局的判断视角。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具有长线投资价值,心中自有论断。
作者马博文从其撰写文章节视角出发,今年区块链市场整体向好,无论是通胀还是低息,带来的是资本的流动和更多外来参与者的青睐。投资机构的部分配资调整转向加密市场,货币供应、通胀率等因素在持续影响决策,我们值得关注的是接下来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建立确认、Web3提供自由、安全的个体权利等方面的长期发展。
活动最后华仁斌提到,一个成熟的元宇宙应用或者Web3服务,值得单独抽离出来作为服务的部分会优先显露人前,其可能会以应用的形式体现,是可以直观地让普通用户感知到其变化的领域。
此次活动为读者揭开了更多书籍背后的思考与故事,也为大家阅读《元宇宙基石:Web3.0与分布式存储》提供了更多深度研析的视角。从前人找书,现在书找人,不需要读者带有任何区块链技术和行业知识背景,便能一书体会“元宇宙”基石的重要作用。
本书适合对区块链、元宇宙、Web3以及相关基础服务感兴趣的任何人,其会是一本高专业度、强可读性兼备的手边读物。
以下为嘉宾发言:
冯柏超:
推荐一句话:很多时候,读很多碎片化文章,不如专注读一本书,这样学得会更深,专注于长期价值,而不是游牧战争。
您认为这本书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去阅读?其价值和专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入场者:对元宇宙/Web 3.0不是很了解的,或者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人。
想要全面了解Web 3.0底层结构的人:因为很多进来一段时间的人,都是跟着热点/公链跑,但是并未有一个整体的架构,从未大局了解需要有哪些?分别进度怎么样?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本书可以帮他们形成一个大局观,便于对于后面的新鲜事物有个判断。
寻找新机会的人:对于新鲜事物,往往我们觉得是机会,现在元宇宙也处于早期阶段,因为其还未规模化的受众和落地。
价值:
从我们作者的角度看,它更多的是长线价值。为什么不是短期价值?首先短期价值的会一直变化,更多的是投机方向的,很难在一本书涵盖预计未来的变化,而且也不一定准确。特别是对于新鲜事物,该形式对于大家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这本书谈得更多的是长期价值,从短时间看,它很难在短期内迸发价值,但是长期是在锻造大局观的认识,当我们知道web 3.0的大体是什么样子?目前是什么样子?现在哪些产品成熟?哪些缺失?中短期需要哪些?长期需要哪些?这些发展需要哪些基础设施?这才是该书可以给到我们的一个大局观,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哪些在这个阶段出现是必然的,哪些是昙花一现的产品,哪些是价值投资。
因为以上现象属于正常的,在一个炙手可热的风口里,肯定会有囫囵吞枣的产品,也会有泡沫涌现的产品,也会有真正的产品。我们不能判断哪个产品适合,但是我们可以判断哪个阶段适合什么类型的产品?在这个认识这个之后,即是确认赛道之后,我们再进一步产品是否可靠。
本书给到我们的更多的是确认赛道;而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更多的是,确认赛手的可靠性。
专业性:
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我们都是选择较大的故事来陈述事实,而不是较为细小的故事来佐证论据;我们百里挑一筛选故事,最为带代表性。
对于元宇宙相关业务或产品,目前尚未出现一款现象级的落地应用,作者们来大胆预测下哪个领域会最先杀出重围吧并说出您看好的原因?例如VRAR等硬件或是基建层等?
看好的方向:链游,但不是目前的链游。一般对于硬件/VR/AR来说,都是先有市场需求,而且是稳定且确认的市场需求,然后再有迭代,这个需要很长的周期。以摩尔定律为例,芯片迭代周期是18个月。
为什么是链游?
需求存在:存在即合理,首先游戏是一直存在的,也就说明需求一直在;
浪潮退去,谁在裸泳?近期很多链游火热起来了,因为与资产挂钩很为相关,短期内很多资本冲进来,会带来很多泡沫,好处是,我们有很多方向,但是那个方向是对的呢?我们需要大浪淘沙;
持续性、因地制宜:其实我们需要趣味性+收益,就是Play to earn,这个就和传统行业形成差异化,因为很多游戏纯粹是趣味性,这个优点可以让区块链游戏脱颖而出;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做一款适合区块链领域、持续性的游戏产品,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投机游戏。
而且,这个也是目前web 3.0发展相对成熟、最快落地的方向,而其他的迁移或者接受程度都需要很长时间去蔓延,壁垒相对较高。
华仁斌:
请各位作者就自己撰写的部分,来一句走心的推荐语!
从前你在找书,现在书在找你。这本书献给对区块链、元宇宙、Web3以及其基础服务感兴趣的任何人,你不需要懂技术,也不需要太多知识背景,今天,只需要打开它,随心翻阅,这一切变得很容易。
请问下您写这本书的契机是什么呢?在元宇宙这个概念走红之前,您是怎么想到这个切入点的?
其实在落笔前,对于结合了区块链技术的全球范围的分布式存储领域项目的系统性刨析,这块在市场上是空白的,大多数爱好者甚至从业者对于Web3、对于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等很多认知是人云亦云的,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这部分做一些功课,基于我们的能力,尽可能的一同推进行业的前进。
说来也巧,元宇宙这个概念出圈之前NFT赛道已经在圈内起势,元宇宙和NFT有一些强关联因素,并且NFT和我们熟知的几条公链包括Filecoin都有一些深度的联系或者结合,我们在拓展内容边界的过程中,无论是去中心化存储、计算还是Web的变化趋势,会发现它们都是元宇宙实现前的一部分,作为基石。我们最终将其成一系列章节,从而形成了我们面前的这本《元宇宙基石:Web3与分布式存储》一书。
对于元宇宙相关,目前尚未出现一款现象级的落地应用,作者们来大胆预测下哪个领域会最先杀出重围吧并说出您看好的原因?例如VRAR等硬件或是基建层等?
一个成熟的元宇宙应用,所需要的组成单元包括且不仅仅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不过在我看来,能单独拿出来作为服务的部分会最先得到推进,这以应用的形式体现,是可以直观的让普通用户感知的到的进步。比如我比较认可深度真实的体感设备以及其所需的智能物联的先行发展,另外,在其背后需要拥有,超于当前互联网网络级别所能带来的效能临界点的存储计算能力,所以去中心化存储与去中心计算(边缘存储与边缘计算)的发展是不可脱节的部分。
薛源:
想要深入了解一个新兴的行业,读多少篇文章都不如读一本好书;
做为区块链行业资深的布道者和从业者,跟我们聊聊您撰写时的心得感悟吧,对于Web3.0与分布式存储行业的下一步发展前景,您如何看待?
因为区块链是一个新兴的技术,作为一名区块链行业多年的从业者,也在该领域的布道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包括一些概念科普、技术布道、应用分析等等文章。但是如果想要去了解一个新兴的技术或者说行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一读这个行业的书籍,才能够有一个全局的把握。
这本《《元宇宙基石:Web3.0与分布式存储》凝聚了焜耀研究院成员的心血和智慧。因为要从海量的信息当中去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也是一个重新去梳理和认识这个行业的过程,也使得我对区块链与分布式存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Web3.0是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它将是所有新兴技术的一个集合,包括5G、云计算、分布式存储等等。在我看来,无论Web3.0的概念如何定义,分布式存储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支撑。
因为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比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都把数据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分布式存储可以为数据的安全存储、隐私保护以及确权等带来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也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最早期数据的存储方式是结绳记事、甲骨文、竹简、纸张等等,再到我们现在电脑里的硬盘、内存,都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即:数据的存储方式是不断向着更安全、更便捷、更长久的发展方向。
对于分布式存储的发展情况,目前是处于一个磨合与迭代的阶段,一方面是它在与现有的成熟技术进行一个融合,会出现一些相关的大众型存储应用;另一方面在数据价值方面,比如NFT这类加密资产,分布式存储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如果大家想要对未来有一个更好的感知,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你带来更大的帮助。
对于元宇宙相关业务或产品,目前尚未出现一款现象级的落地应用,作者们来大胆预测下哪个领域会最先杀出重围吧并说出您看好的原因?例如VR、AR等硬件或是基建层等?
我个人认为会在游戏领域。
第一点:游戏行业本身就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根据2020年的数据统计,全球互联网游戏玩家就有30亿规模。并且各方面的市场数据,每年都保持着增长。
第二点,游戏是最接近元宇宙的领域,《我的世界》、《动物森友会》、《Sandbox》这些游戏就是元宇宙的雏形。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些曾经幻想中的场景在这些游戏当中出现,比如演唱会、生日派对等等。但是为什么这些游戏还没有完全成为元宇宙的现象级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计算以及存储这些基础设施没有跟上。一旦这些底层技术有一个更大的提升,这些游戏也会向着元宇宙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