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将剥开忙碌行为的更多外衣。你会了解到女性经常陷入的四个陷阱。
这些陷阱建立在两个普遍的超负荷女性特征(一番好意和过度付出)之上,建立在我们忙碌文化的“应该”和期待上,还建立在对旧习惯的重复之上。
我的客户经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她们因为总做同样的事情而感觉被困住了,感觉沮丧,尴尬。她们尽量淡化自己的感受,自我安慰“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或者过度概括“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我身上。”
如此陷得越久,越会阴郁不安的度过每一天。
书名:《成为自己》
作者:[美]伊冯娜·塔利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酷威文化
走出陷阱是一种诚实的自我探索,它需要你坦率承认自己正在做的事不起作用,需要你为逃离陷阱列出解决方案并实施它。
你的逃生梯来了!知道哪个陷阱让你被困住是通往出口的第一步。所有常见的陷阱如下:
无所不能/不甘落后/说“是”/过度奉献
当你逐个研究时,要时刻铭记去感受那些刺激你的东西。尽量不要评判自己的回答,不去标记自己的思路,也不要自我辩解。
当你认真练习下文提供的解决方案时,它们最终会成为你的新习惯。
【诱惑】
过度奉献往往是因为我们想保护自己的弱点,想在个人系统中保持一种控制感。自我感觉良好能带给我们一种情感上的安全感(当我奉献时,人们的反应让我感觉良好),并满足我们对被感激情绪的期望。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道德上有义务奉献(奉献是正确的做法),抑或你的过度奉献遵循了你自己用来衡量自己价值的一套道德原则。
【陷阱的设置】
为他人奉献会让你对未来感到一丝欣慰,同时也缓解了你当下的自我怀疑。但是,奉献过多的人却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感激或关注,因为向他人索取会激起暴露自我的感觉——那不是一种安全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完全理解自己习惯性奉献背后的意图,那你可能会忽略掉让事情变得更好和让自己感觉更好之间的区别,你可能最终会因为需要,而非轻松快乐的去奉献。
这种过度奉献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决定。这种奉献是有条件的——我会付出,但我希望你能让我知道你有多感激我所做的一切——这甚至可能不是有意识的想法。奉献过多的人经常牺牲自己的需要去照顾别人,但他们最终只会感到精疲力竭,得不到情感上的满足。
【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对于奉献者而言,等式的另一边是接受者。如果你总是在奉献,你就把奉献的快乐从别人那里拿走了,也拿走了别人相信生活中既有奉献又有接受的机会。
习惯性地质疑别人奉献背后的动机,而不是让自己无条件地接受,会让你喜欢批判。这种获得情感保护的策略是有限的。
请花点时间诚实地对待自己过度付出的理由。你是在安抚不安全感吗?你对寻求帮助感到不舒服吗?如果你觉得自己付出得不够,或者付出的没有别人多,你会道歉并感觉很糟吗?
如果你只说“我要停止在这段关系、这个项目或这个情况下的过度付出”,是不会改变这个习惯的。给自己适当的休息时间,这样你才有时间探索动机。
【探索】
诚实的回答:
1、接受别人的帮助会让你在情感上感到不舒服吗?
可能的原因:奉献创造了更多被欣赏、喜欢和接受的机会。接受别人给予的这些,会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
2、奉献常常让人觉得被人期望、充满负担,但无论如何,我还是会为他人奉献。
可能的原因:你是出于需要而不是欲望去为他人奉献,这让奉献变得很沉重。虽然你充满期待,但奉献一方获得的回报常常无法与期待一致。
3、我经常会带礼物去参加聚会或活动,尽管当时的场合可能不需要。
可能的原因:奉献能让你放心地被团队接纳。在这种情况下,送礼可以减轻能力不足之感,或被别人评判的恐惧。礼物的作用是对抗这些情绪。
4、即使是我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我也很难向他们寻求帮助。
可能的原因:寻求帮助可能会引发人的脆弱感。为了维持自己建立的形象,避免让不喜欢你的人失望,你经常选择事必躬亲。
5、我经常为他人奉献,因为这让我自己开心。
可能的原因:奉献让你感到与众不同,还会有被爱、被人钦佩的感觉。这会让你觉得自己足够好,当你足够好时,你就会有安全感。
【练习】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一些过度奉献的动机,那么下一组问题将为你提供走出这个陷阱的步骤。
这里有一份快捷清单,可以帮你设定当下的界限,也可以用来评估你的行为是出于欲望还是习惯。
·这件事是我想要去做的,还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的?
·当我想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是感到充实还是筋疲力尽?
·我打算从过度奉献中得到些什么?
·我能成为一个匿名的捐赠者吗?奉献,但不让别人知道。
·我能站到一边,让别人处于为他人奉献的位置吗?
·当有人帮助我时,我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下次,在你投入过度奉献的角色里之前,问问自己上面的问题,至少三个。
你要学着放慢脚步,掌控生活。改变耗时的忙碌状态,并有意识地控制这种状态,让自己花费的时间都发挥最大潜力,最后一件事是确定自己的超负荷女性类型。接下来,让我们谈谈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