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风对草木窃窃私语》
作者:(日)山村暮鸟
绘者:小满
译者:光也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在睡着的孩子旁边,母亲不知疲倦地缝着衣衫。一只手打着拍子,另一只手宛如尺蠖默默地。推进指尖的针,眼睛眨也不眨,看得全神贯注。不声不响。夜间深沉,多安静的情景,孩子的鼻息也香甜,针自然地推进,就像针牵着一根线奔跑。”
日本明治与大正时期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山村暮鸟的诗作《针》让人倍感温暖清新。很难想象,这是诗人在《圣三棱玻璃》遭受恶评、失业、罹患结核病咳血卧倒病榻的日子里写出的作品,只有感恩、温情,以平易的语言书写着浓烈的感情。
这才是诗歌该有的模样。
山村暮鸟在大正七年(1918年)出版了诗集《风对草木窃窃私语》。该本诗集收录诗歌120余篇,如前述均是在诗人最为困难的人生状态下所写下的。饶是如此,诗人依然深情而克制地歌颂世间的万物景象,回望咀嚼所有值得感谢和温存的感情,写给时光,写给土地。
山村暮鸟借由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绪:(《弯曲的树》)“一看到昏暗险恶的云,原液的树林立刻摆好架势。让这片弯弯曲曲的树林弯转曲折,是风的所为,而后怎么也无法再度安稳的、那份悲愁,现今成了这些树的性情了吗?风势猛烈的此处弯弯曲曲的顽固树林,像骨架一样支撑的枝梢也遭雨打风折。尽管如此仍抽出芽,让小鸟鸣啭。即便别扭却仍够出色。啊!原野上兀立的树木,啊!坚挺直指天空的树林……”
《弯曲的树》一诗尽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遭遇的困境、遭受的折磨,却仍然不愿、不肯屈从于“雨打风折”,也不沉浸于“昏暗险恶”,而是尽可能绕越或者直面这一切,“即便别扭也仍够出色”。他在另一首《灯火》中还直抒胸臆,“我像一棵枯树一样,像一棵枯树一样伫立在这烈烈风中”。
山村暮鸟欣喜地看待万物以及变化,《万物节》中写道,“雨后,潮湿,霍地肥沃,隆起,等待从农民的手撒落种子的大地,自熟睡醒来般的大地。霍然晴朗的苍天,连云雀都想要啼叫的日子。到了好时节,在谷仓的角落,谷物袋的种子也想鸣啭吧!快出来,快出来!虫儿和人类,都到这阳光下里,都聚在太阳下!”他的《白杨》一诗则表达了对白杨的喜爱,“只有这树一样的心绪,一看到微风拂掠过它,我就变得情难自禁……噢白杨,你才是光线钟爱的树木,让孩子们在你的树冠下玩耍吧!”
《万物节》和《白杨》很好地展现了山村暮鸟对于自然景象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种观察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称之为窥测:一个心怀温情,但身体疲弱的诗人,或许缓慢但坚定地行走在乡下的土地上,感受到冬日结束转入春天,万物复苏而生机勃发的气息。他当然知道人所生活的社会,并不会按照自然节奏也迎来一番光亮、温暖所取代阴暗、潮湿,但希望总是要有的。“快出来,快出来!……都到这阳光下里,都聚在太阳下!”他说给自己听,他也是在读者进行召唤。
行走于山村,吹拂着微风,感受着自然美景,尽管由此带来的恬静不可能一直持续不变,但总归是有希望的。《于郊外》中的“我寻找着什么,拂过麦穗去往哪里呢?威风啊,染上深绿色的风啊!”《掀起波浪的麦田》进一步表达了想要与困扰于都市各种困境的亲友们分享喜悦的心情,“从围绕我们的这广阔的麦田,从这金黄色的耕垄间,我就这样向你们伸出沾满泥土的手。你们在都市的大烟囱下,终日凝神思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