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西行路》
厨房里的大树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2年3月
978-7-121-42864-7
提起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大部分“70”、“80”后还会肃然起敬,但不得不说,在相当数量的新一代年轻人眼中,这些影响了国人几百年的经典,已经不知不觉落伍了,其吸引力和教育意义在不断削弱。其实这也很正常,连金庸、古龙那些曾被很多人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武侠小说都已经被玄幻、仙侠小说取代,古典历史文学类作品自然更显得晦涩和老套。
传统古典小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往往不够精细,大多强于叙事而弱于刻心,而现在是一个关注内心世界、彰显不同个性、强调无限创意的时代,传统作品自然远远比不上满屏的穿越、宫斗小说吸引眼球,哪怕这些小说不够严谨、缺乏史实也没关系,人家靠的是激烈的情感冲突和天马行空的架构吸引读者。只是由于转型太快,一批也许生理年龄还未老,却时常自认为已经老了的人有些无法适从,于是开始叹息:“时代变了!”
其实何止名著,很多曾经脍炙人口的曲艺,现在也已后继无人。小时候那么吸引人的“春晚”,在综艺娱乐节目层出不穷的今天,没有了一点新鲜感,让人觉得腻味又乏味。传统的没落并非当代年轻人不知道珍惜,而是时代的必然,再伟大的东西其实也有生命周期。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人家依旧会撑门面般将四大名著珍藏于书架,但往往只是束之高阁,再不会翻阅,书上落的灰就像它们的年代一样厚重,名著沦落至此,不过是个标本罢了,虽不朽,然无用。
如果说渐渐沦为标本,是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这一大批作品的集体悲哀,那最悲哀的莫过于《西游记》了,因为就连很多“老人”,也没把《西游记》当回事。《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良莠不齐、自诩“红学家”的人恐怕比金庸笔下的丐帮弟子还多。《三国演义》也不用说,四大名著中畅销程度和民间好感度最高的就是它。英雄豪杰的故事,刺激了无数人的荷尔蒙,连隔壁某岛国都将之奉为经典,电脑游戏和各类漫画轮番炒作,论坛里“羽迷”“云迷”各种口水战不断,各种“武评家”为了评出十大高手的名次字斟句酌,连被华雄一刀劈死的龙套潘凤也被恶搞成了“无双神将”。《水浒》虽略逊一筹,但也有林冲、武松、花荣、燕青几位偶像派和实力派撑场面,何况还有配套读物《金瓶梅》遥相呼应,充分满足了广大男女的生理心理需求。唯独《西游记》,唯一的帅哥是个不贪男欢女爱的无趣和尚,美女虽多却大多是妖怪,主要人物都是些低等动物。我曾无数次听到各年龄段、各身份层次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屑地说:“那是给小孩儿看的玩意儿。”有时候跟人聊天聊到西游,得到的言论也往往是:“噢,我看过电视,没看过书。”
作为一名《西游记》的铁杆粉,每逢这时,我都发自内心感到遗憾,总想大声说一句:这书真心不错啊,绝对值得一读。可世人对《西游记》的误解太多、轻视太久,该从何说起呢?
那就从大家都熟悉的电视剧说起吧。的确,六小龄童、马德华等老一辈艺术家演绎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荧屏里的绝对王者、史诗级经典。包括我在内的“70”、“80”后,大多是看着这部电视剧长大的。想当年,每到假期,必然重播;每次重播,必然重看。就像大家公认的童年第一女神赵雅芝一样,六小龄童就是我们公认的唯一美猴王,而《西游记》电视剧自然也就是大家心中的西游故事。可是很遗憾,这是错的。电视剧的经典虽然让西游故事在我们的年代得到了普及和传递,给青春不复的我们留下永远的谈资和绵长的情怀,但也给《西游记》原著打上了“少儿作品”的悲惨烙印。
在以电视剧为“正本”的人们看来,孙悟空是超级无敌的,天宫众将是废物至极的,沙僧是老实厚道的,唐僧的感情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妖精都是不堪一击的。但当你真的拿起书,认真翻过这一百多回,就会发现,书中的西游世界,根本不是电视里的样子。孙悟空不仅实力平平,也称不上道德高尚;妖精们各有各的故事和特色,绝不是三个回合不到就大败而逃的废物;沙僧的台词固然少,但内心世界可复杂得很……如果这样一部写人性、写人生的作品只能算“少儿作品”的话,我只能说,您对“少儿”的要求可真够高的!
其实近年来,关于西游题材的热潮不小,首先是电视剧被各种翻拍,有的版本在造型设计上下了大成本,拍得有如“魔兽世界”;有的版本着力刻画感情戏,人不让谈恋爱,妖怪总可以吧!但不管特技多酷炫、形象多“逼真”、武打多生猛、感情多虐心,这些挥金如土的大制作没有一部真正得到群众认可。只有星爷的《大话西游》历经二十余年,始终叫座,很深刻、很催泪,但那毕竟是另一个世界的西游故事,就像徐克的《笑傲江湖》系列,虽然借了壳,效果也很好,但和原著关系不大。在书籍方面,从成君忆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到今何在的《悟空传》,都是对西游故事的别样解读,前者是管理学作品,后者是再创造的小说,也都很精彩。但说起来,真正拿着原著慢慢啃、慢慢嚼,一章一章点评思考的东西,还真不太多。从前人爱读经典,喜评名著,所以有毛宗岗、脂砚斋、秋水堂,我不敢也不能与大家相提并论,但也想尽自己的努力,为《西游记》讨回个公道,把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收获和浅见,和还愿意看看这些“老东西”的人做个交流,如是而已。
名著之所以被称为名著,绝不是偶然的。明清小说既然能和唐诗宋词这样经久不衰的经典相提并论,必有其过人之处。是的,时代变了,快节奏也好,急功近利也好,人心不古也好,这些并不是此处要讨论的话题。我只想说,《西游记》可以淡出你的视野,但请给它应有的尊重。好书如美人,哪怕你没有兴趣读它、爱它,也请向它说声抱歉,小生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