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陈忠实诞辰80周年 《白鹿原》唯一专有版权拥有者人文社举办系列活动
2022-04-30
收藏

4月28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举办纪念陈忠实诞辰80周年系列活动。第一场以“我把生命交给你了”为主题,邀请到《白鹿原》的组稿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何启治、《当代》杂志原主编洪清波与白鹿书院常务副院长邢小利参与活动,人文社总编辑李红强为活动致辞,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室主任赵萍主持活动。30余万人在线观看此次活动,一同缅怀这位伟大的当代文学作家。

833395749155292274

活动现场

666891528495982193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致辞

880288755013512320

白鹿书院常务副院长邢小利在线上与读者见面

今年是陈忠实先生逝去六周年,也是他八十岁诞辰,他“垫棺作枕”、呕尽一生心血的作品《白鹿原》,由人文社唯一拥有专有版权,已经出版发行整整三十年。《白鹿原》出版之初,五个月连续加印六次,印数六十万册,一时洛阳纸贵,现在印数达400余万册,持续被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改编,有北京人艺的话剧、陕西人艺的话剧,有舞剧、秦腔,有大银幕电影作品,也有创收视率新高的超长篇77集电视剧,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持续振荡,历经时间的淘洗,成为当代文学熠熠发光的一颗明珠。

从农民的儿子到专业作家

陈忠实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解放后的1950年入学识字。初中二年级,陈忠实在作文本上写下第一篇小说。兴趣和特长促使他后来从公社调入灞桥区文化馆,3年时间里,发表了30多篇短篇小说和特写。1982年末尾,他调进陕西省作家协会创作组,成为一个专业作家。但成为专业作家的他不仅没有把家搬进城市,反倒从原来供职的区文化馆所在的涵桥镇搬回了甚为偏僻的老家。这一年他刚刚跨过40岁,回到老家,他一待就是10年,创作了《康家小院》《梆子老大》《地窖》》《蓝袍先生》等中短篇小说,并由《蓝袍先生》引发长篇小说的创作欲望,经过两年构思四年笔耕终于写成了《白鹿原》。多年以后,陈忠实还感动于当初对白鹿原北坡根下祖居老屋这个写作环境的选择,“出于我的也许特别的心理,想找一个清静甚至冷僻的环境,读我想读的书和非读不行的书,尤其是需要冷下心来,回嚼我亲身经历的生活,我刚刚跨过40岁,前20年作为学生所看见的乡村生活,以及后20年直接参与其中的乡村生活。我在亲身参与其中的20年里,有许多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现在跳出具体的生活位置,不再是以干部而是以作家的身份看取昨天的生活,更有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正在发生着的改革”。这是一个作家对根的回归,他第一次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审视自己的人生和赖以生长的土地以及时代的潮变。

陈忠实与人文社之缘

1986年4月,陈忠实蹚过冰冷的灞河坐上公共汽车前往蓝田县搜集资料,经过两年时间的构思酝酿、材料准备,1988年4月开始了《白鹿原》的写作。到1989年1月,真正的写作时间是八个月,完成初稿,此后又耗时两年精心修改,终于在1992年3月定稿。稿子完成后,他想到的唯一的出版社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文社收到他完稿的消息,立即委派了两位编辑专程前往西安,从陈忠实先生手里接过了五十万字沉甸甸的手稿。后来,陈忠实先生与朋友说:那个时刻他好像也将自己的生命交托了出去。他回到家里等候命运的安排,他对夫人说,如果不行就回家养鸡,从此不再写作。而人文社没有辜负陈忠实的生命之托,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三级审稿,并立即向作者回复了审稿意见,高度肯定了这部作品的价值。随后的编辑出版工作非常顺利,人文社深知此书价值,专门召开作品研讨会,获得文学界的高度好评。而市场上的成功却有点始料不及,《白鹿原》一跃成为畅销书,人文社马上与作者重签合同,将原来通行的一次性字数稿酬合同更改为国际上通用的版税合同,完全考虑和保护作者的利益。

三十年来,人文社与陈忠实先生及子女保持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是《白鹿原》专有版权的唯一拥有者。《白鹿原》在人文社一版再版,在国内各经销场所及几大网站都处于显著位置,并被几代读者接力追捧和喜爱。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了《白鹿原》出版二十年大型纪念活动,将陈忠实先生专门请到北京,轰动了各大媒体,连续三天,记者的采访排满了陈先生日程,堪比当年《白鹿原》出版之初的盛况。《白鹿原》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相反,这部作品的魅力历久弥新。

《白鹿原》出版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陈忠实先生提议由他捐资,从2013年开始设立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用于奖励人文社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编辑。这是国内首次由一位作家以自己的稿费为编辑设立奖项,深深激励着人文社继承优秀传统,认真培育新时代的编辑家,以更优质的工作继续出版精品佳作。

文学经典的诞生,是天地化育、时代馈赠的结果。陈忠实在四十岁的时候迎来了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的大变革,新的思潮给予他洗礼,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的出身、经历和个人气质令他在大时代面前低头沉思脚下这片热土,他回望祖先、族人的来路,探究这个几千年历史具有超稳定文化心理结构的民族的忧欢悲惧,写下了《白鹿原》这部大气磅礴的“民族的秘史”。该作品以其对人的命运的书写和深沉的历史感喟持续引人思索,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量。人民文学出版社表示,为拥有这样一部作品而自豪,将一如既往维护版权,做好《白鹿原》的出版工作,为自己的优秀传统再增新辉。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