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透视古今 董上德携《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亮相江苏书展
2022-07-04
收藏

2022年7月2日,四川人民出版社携新书《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亮相江苏书展。从嵇康到鲁迅,从阮籍到曹雪芹,董上德妙语连珠,引起了现场众多读者的关注。《世说新语》是一部跨越1500多年的现象级经典之作。董上德认为,经典常读常新的奥秘在于它是联通古今的桥梁。

af10effe62ba0171d00668113e3c343

董上德以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引入,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那怎么才能读透经典,活化经典?董上德通过《世说新语别裁详解》,给出了方法。

《世说新语》共分36个门类,一个人物的故事每每散落在不同的门类之中,检读不易,难以形成关于某个人物的“整体印象”,于“知人论世”有所不利。董上德将每个人物的故事,大体依照其生平经历,重做整合,参以正史,结合刘孝标注文的一些重要信息,详细阐释或辨析。这部《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书名里的“别裁”二字,意为原文全依《世说新语》而另作编排。书名里的“详解”具体指什么呢?图书按年代分篇章,按人物分小节,作者首先对每个朝代进行介绍;其次,为每个人物写小传;再次,对《世说新语》的原文,董上德进行了注释、“释读”,每一个人物全部故事之后有“编选者言”。董上德结合《晋书》、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等书,以历史为骨架,以文学为灵魂,文史结合,在书中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魏晋名士,“知人论世”。有学者认为,《世说新语别裁详解》这样的编排,是“以编年之手段,行纪传之事”。

《世说新语别裁详解》大致可以解决读“世说”的一个问题,——读“世说”,似易实难。初初读来,一则则小故事,岂不易读?深入下去,会发觉庞杂的人物、纷纭的时代纵深、简约悠远的文字,把握之实属繁难。《世说新语别裁详解》的好处,是将“世说”结合史书来读,人物进入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如水草进入水中,舒展开来,所作所为便不再突兀。 

因为《世说新语》的原著不好读,它分为36个门类,某一个人物的故事纷纷散落在不同的门类里面,不好打捞起来。《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以人物为单位,把某一个人物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打捞出来,串起来了,最起码能帮助读者对某一个人物形成整体印象。同时,通过书中的释读和编选者言,对历史人物有所评议。这种评议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为人处世的角度,看能否从魏晋人物的活法和行为方式里得到某种教训或者经验。董上德认为,有些事情,你不要以为这是千百年前的事情,其实很多事情它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重演,再重演。打个比方,为什么前人特别重视读前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因为如果把我们这个中国的社会变化看作一部棋谱的话,那么基本的棋谱其实都在前四史里面了。你读懂了它,就可以一通百通,再去读下面的唐宋元明的棋谱,其实差不了太多。所以就是要用X光的眼光去透视古今。我们现在读书,哪怕是读经典,也不仅仅是致敬古人,更重要的是要充实自己。

1312984286cfe11adee179df3c35782

面对古人,面对古书,一定要读通它。设身处地地去读,可能会对当下互有所悟。接通古今是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我们不是为古人读书,是为现在,为当下,为自己,来读明白一些事理。通过一些具体的人和事,分析他们的关系,分析微妙的变化,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实是一种训练。我们当下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当下的事实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在当下,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读书,书无非也是从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编写过来的。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空间里面,关键就是有字书和无字书怎么对接的问题。所以董上德强调读书要透视古今。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