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于北外召开
2022-07-17
收藏

WechatIMG2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77年8月,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成为中国教育工作的转折点。中国教育的发展到底是怎样走过来的?由翟博撰写、教育部综合改革司资助的课题研究项目成果《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一书阐发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记录了我国教育的重大事件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报道了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学校、教师和人民大众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以及大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经验, 展望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该书以报告文学的笔法全景勾勒了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百年历程,展示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以恢复高考为开端, 开启波澜壮阔的改革新时代, 以扩大派遣留学人员出国学习为前奏, 翻开了中国开放的崭新历史,通过对北大、清华、北师大、交大建校历史及其发展的追述与再现, 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此外,书中还记述了教育在扶智扶贫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_DSC1213 1

7月16日,《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郭戈,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天山,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郑豪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基础教育》杂志社社长、《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作者翟博,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郑豪杰代表出版单位致辞,翟博介绍了书稿主要内容及编写过程。

此外,与会专家围绕《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进行了深入研讨,高度评价该书的政策性、思想性、时代性,展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

“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王定华感慨书中的文字唤醒了他心中那段参与教育改革的记忆,他表示北外将结合教育学科发展,读好、用好书目,不断提升研究水平,更好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朱永新认为,该书将记者的敏锐性、现场感,与学者的思考深度、理论功力相结合,良好地展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故事和经验。

《中国教育的百年记忆》全书分为决策篇、攻坚篇、发展篇、求实篇,阐述了国家的教育发展顶层设计,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份重要的记录与记忆。本次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由教育科学出版社、课题组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教育报刊社协作举办。(聂慧超)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