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师永刚十年抗癌亲历手记出版
2022-07-28
收藏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无国界病人》一书。该书是作家师永刚远赴美国治疗癌症10年的亲历手记。2012年的一次例行体检中,作家本人被查出罹患肾上腺皮质癌。这是一种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的罕见病,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对于这个疾病都是相对陌生的。

4ae5ebf23a56cfcb918309c5b2d6e90

该如何找到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又将如何面对仅有的药物米托坦产生耐药后的必然境遇?哪家医院积累有治疗这个罕见病的经验?手术后出现转移又该怎么办?放疗和化疗各自的治疗原理和优缺点究竟是什么?化疗引发身体出现强烈的反应时要怎样安全度过?接受每一次治疗时,要怎样跟自己的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作为一名患者,该如何了解自己的疾病,又该如何听从医生的意见?

所有这些问题,在10年的治疗过程中,历经2次手术、5次复发转移、4次急诊、6个周期的放疗,以及3次新药的临床试验的师永刚在跌跌撞撞一路走过时,也一并实践和总结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该书要分享的最核心内容。生病是一段误入的歧途,而治疗就是怀揣信念的跋涉。师永刚艰辛跋涉终获“重生”的经验中,既有信念的传递,也有治疗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分享。据悉,人文社推出这本看病求医的亲历手记,就是希望那些仍在泥泞中跋涉的人,能从书中获取一些必要的信念和一些实用的方法。

成功治疗癌症需要处理好5大关键问题

师永刚在书中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梳理出了成功治疗癌症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5大关键问题。一是咨询,一定要全面及时,尤其是一些前沿信息,会帮助判断治疗方案的利弊得失。二是选对医院和医生,因为不同医院和医生针对某一类疾病,会在经验和医疗条件上有一定的差异。三是充分的预案,每一次治疗,都要多给自己储备一些方案。四是调整好身心状态,用持久战的心态面对癌症的治疗。五是做好资金的预算和管理。看病治疗不仅仅是时间精力的大量投入,也许它首先呈现的就是金钱物质的投入。

战胜疾病,首先要战胜自我的情绪

《无国界病人》清晰地记录了面对疾病以及各种治疗状况时,作者相应产生的一连串的情绪起伏。但师永刚用内敛的文字,给了极为简短的描述,往往只是十几个字而已。因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情绪不仅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极有可能影响治疗。在与癌症的斗争中,可以说是分秒必争,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需要理智参与判断并做出选择。而情绪往往会影响客观判断,所以,要战胜疾病,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战胜情绪。

师永刚在剔除了最开始的惊慌无措后,迅速展开了关于疾病的探知和学习,他搜集各种资料,咨询各路专家,比较各种治疗方案,并立刻付诸行动。无论在国内还是远赴美国,他在见医生之前,总是会为这难得的当面沟通做好充分准备,并特别准备了一个询问医生的“问题汇总表”。这些都是他战胜自我情绪的具体办法和证明,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他治疗癌症的路虽然艰辛,但最终还是收获了生命的“奇迹”。

疾病能掀开各种秘密和真相

师永刚在《无国界病人》中就通过自身的体验,谈到疾病带给自己以及整个家庭的影响,妻子为了陪护他远赴休斯敦看病治疗,他们不得不与不到两岁的女儿分别。为了不惊动双方父母,他们还要假装一切安好。在休斯顿的病友中,也都是有家属跟随照料,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被连带着彻底改变。照料病人的家属,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长期承受巨大压力,也都不同程度有一定的健康问题。

作者经过八年的观察发现,先生生病,太太全程陪护的多,太太生病,先生全程照料的少;老人生病,女儿陪同照顾的多,儿子则少。这里面折射出的社会身份、性别和工作分工的差异中,也许还有更多让人深思的东西。

疾病打乱人的正常生活,平时习以为常的东西,此时会变得异常珍贵,这也将引发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书中,师永刚曾借助电影《教授》中的独白感叹:永远不要甘于平庸,我们这辈子只能活一次,抓住时间,抓紧生命,创造自己的生命;庆祝每一个微小时刻,庆祝每一次呼吸,人生就是转瞬即逝的鸟鸣,让我们活得痛快。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或者浪费在值得的生命身上。这可能是疾病揭示的另一个人生真相。

做依从性好、学习性强的病人

就像坏事情总是突然的,而好事情又往往是缓缓而来一样,生病总是被动的,但治病却是可以主动的。在外部客观条件一样的情况下,病人自身面对治疗的不同态度、不同参与程度和执行力度,也往往会带来非常不同的治疗效果。

师永刚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治疗的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了不少同样也在那边治病的病友,他在书中给讲述了不通病友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知到性格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总结下来,做一个依从性好的病人,同时,也多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是有助于疾病治疗的。

生活方式可以自己调试

也许,每一个遭遇了重大挫折的人,都会诘问,为什么自己会遭此一劫?师永刚在书中也曾不断追问,他不明白自己天天游泳、健身,并且一向自持身体强健,怎么会忽然间得上这么一个罕见的疾病?于是,他一边忙乱地展开求医问诊,一边开始检视自己过往的生活。其实,仔细回想,一切也不是突如其来,早有预警。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疲惫、乏力以及严重的失眠和颈椎不适,已经困扰了师永刚的生活很久,但他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在经过了第一次的手术治疗后,他选择去云南的西双版纳休假。正是在这段彻底远离了繁重工作的日子里,作者更深刻意识到之前的生活方式是有很大问题的。在这个忽然间被按下了生活暂停键的时刻,人生隆起一个显著的分水岭,此前的归于此前,此后的正延伸向未知。

生活是柴米油盐的物质,是上班、工作、升迁的荣耀,也是休息、娱乐、出行的放松和与家人朋友的相聚与沟通。这是生活的一个基本盘。关键是,该如何用时间和精力去配平生活的这么多面向,这就是生活方式的内涵。任何单单的一面都不能遮蔽其他面,早一点认识和尊重这样一个基本点,获利越早。这是师永刚反思自己生病前的生活状态时给出的至诚建议。人没有什么可骄矜,哪怕是自己的身体。当学会聆听自己的身体,那是所有人生建设的基础。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