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1-2022)“恒源祥文学之星”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沈阳举行。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主任司惟,全国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秘书长何铸,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张秀丽,辽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向辉、党委副书记朴明莹,沈阳市教育局局长孙常福,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组委会副主任陈忠伟,儿童文学作家、教授钱万成,儿童文学作家金本、刘丙钧,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吴新宇,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总编辑、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吕江虹,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全国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燕,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顾红蕾,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作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作家萨仁图娅,辽宁省期刊协会会长、《芒种》杂志社社长张啟智,辽宁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铁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会会长马乾凯,沈阳市皇姑区相关部门领导,辽宁教育学院爱德传媒集团领导以及第十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辽宁赛区部分获奖学校校长和部分获奖学生出席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活动。
本届作文大赛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辽宁教育学院承办,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广大师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以实际行动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秀丽具体介绍了辽宁省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之举措,并对青少年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积极意义表示肯定。她指出,举办第十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既是认真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的具体行动,又是落实“双减”政策后强化素质教育、激发写作兴趣的有力举措,更是提升青少年阅读能力、综合素养和思想品德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作文大赛这样的综合实践方式,充分利用优秀的平台和组织,对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推动学生的写作实践以及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高向辉在讲话中表示,作为此项赛事的承办单位,辽宁教育学院始终坚持把办好大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务实之举,把做好服务作为展现辽宁教育形象的担当之为,把深化合作作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始终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鼓励创新、支持创新,重视写作、发展写作,以文学写作的方式立德树人,在努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颁奖典礼期间,由辽宁省名师团队和大赛组委会成员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带来了两场充满智慧之光的高端论坛。来自辽宁教育学院的省高中语文教研员杜德林带领胡东辉、霍建华、邓鑫、杨广伟、侯靖、张桂银6位辽宁省语文教学专家以“写作教学中,如何追寻那一束光”为主题,探讨写作教学中的经验与心得,为大家带来了一束语文教学的能量之光。吴新宇、顾之川、钱万成、金本、王晓虹、陈忠伟6位嘉宾在现场展开“文学:追寻有意义的人生”主题论坛,让大家在领略各位专家真知灼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写作、对阅读、对文学的热爱与独特思考。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公益赛事,自200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7届,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辐射影响最广的中学生赛事。本届作文大赛以“追寻那一束光”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近1000万中学生参赛,经过重重选拔,全国22个赛区的128名中学生脱颖而出,成功入围总决赛。总决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比赛方式,经过笔试、口试及演讲比赛,最终产生初、高中组各10名“文学之星奖”,初、高中组各10名“文学之星提名奖”,初、高中组共4名单项奖。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不仅为广大热爱写作的中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为弘扬中华文化、充分展现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