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出版社:《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聚焦清末民初 探讨近代史研究的路径与范式
肖颖 | 2023-02-26
收藏

2月24日,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指导,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五四新思潮的兴起——《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东城区北大红楼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蔡乐苏,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侯且岸,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王奇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邹小站,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社会学系书记(兼)任羽中,北京大学校史馆、档案馆馆长余浚,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杨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杨家毅、副馆长张一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秘书长胡俊,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谭徐锋等出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宪明则通过视频进行了分享。活动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主任封龙主持。

张一郎在致辞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强调此次活动在北大红楼举办具有别样的意义;任羽中对杨琥的学术研究予以很高评价,并肯定了本次活动探讨五四新思潮、弘扬五四精神的意;侯且岸强调了杨琥著作对于李大钊研究所带来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优秀学术著作的工作表示了感谢。

随后,张一郎、任羽中、余浚、胡俊,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章涛、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杨琥共同为新书《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揭幕。紧接着,章涛代表四川人民出版社向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赠送了图书。

《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全书涉及清末民初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新研究。书中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档案、书信、日记乃至国内外报刊,解决了许多史学界关注却未作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丰富了今人对晚清的认识。对章太炎、夏曾佑、章士钊、蔡元培、李大钊的研究,尤其是《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若干问题的再探讨》等名篇,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座谈会上,杨琥介绍了该书的基本情况,分享了编撰和出版过程中的细节。在专家发言交流环节,嘉宾围绕《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一书,回顾了清末民初时期先锋人物顺势而起的历史,探讨了当下学术背景中近代史研究的路径与范式,提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思路。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