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协办的《日本通史》(大国通史丛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华日本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澎主持了发布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王奇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新生,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刘岳兵,凤凰传媒股份公司总编辑徐海,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保顶,作者代表宋成有、唐利国、崔金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代表野口裕子等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日本通史》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发布会最后,钱乘旦、徐海共同为《日本通史》新书发布揭幕,王新生、王保顶分别代表作者和出版社向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图书馆赠书。
▲活动现场
六卷本 《日本通史》由著名日本史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王新生教授主编,共250余万字,融合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从远古时期至20世纪末的日本历史发展轨迹,揭示日本的特征和民族特性,内容上较大幅度增加了社会生活史,更为全面深入地呈现日本史的发展演进过程。该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日本史研究学者共同撰写,历经15年完成,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多卷本、大体量的日本通史,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学者在日本史研究上的斐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构建起中国话语体系。
▲《日本通史》全六卷
王新生
会上,王新生谈到《日本通史》从2008年正式启动撰写工作,至今已过去 15个年头,撰写人员也经历过多次变动,如今终于面世,实属不易。该丛书的特色,他认为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字数达到了250万字,在日本史研究相关图书中,是篇幅最长的。二是大幅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 我们过去研究日本史和我们研究本国传统历史差不多,就是帝王将相统治阶级历史,而《日本通史》加强了社会史方面的研究力度,述及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王保顶
王保顶在发言中谈到,15年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启动“大国通史”项目,包括英、德、日、法、俄五个大国的通史,都为六卷本。项目主编立下的标准,是总结百余年来我国世界史领域大国历史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中国学者话语方式和学术体系,与世界对话。正是这样的高起点,保证了这套书的高质量。“大国通史丛书”就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成果,从已出版的《英国通史》《德国通史》来看,这个评价是当之无愧的。《日本通史》新书发布,正值主编王新生教授荣休的重要日子,使发布会有了特别的意义,这套书的出版也是献给王新生老师的一份厚礼。
宋成有
作者代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宋成有认为,首先从学术的传统来看,从古到今中国人始终没有停止对日本研究的步伐。这套《日本通史》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日本史研究体系增加了新内容。其次,中国的日本史研究学无止境。该套书各卷作者在各自相关领域均已进行过多年研究,写作时广泛引用借鉴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下了苦功夫的。江苏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对本书进行了四次以上编校,认真核对原文、重新核算书中的统计数字等,十分具有专业精神。
刘岳兵
在刘岳兵看来,《日本通史》从远古到当下,对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完整的多角度的叙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更加广阔的视野,标志着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从总体上而言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入和细致。这套丛书是三代中国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展示了不同世代中国日本研究学者的风采。
徐海
徐海谈到这套书出版对凤凰集团的意义。凤凰出版集团的出版体量目前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全球大概位居前十。凤凰集团出版了很多以多种视角书写历史的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大国通史”是中国人的学术原创,是“我们看他者”,“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他者看中国”。这些图书,是以多元角度看世界、看中国,在历史学领域就形成了凤凰集团多层次的出版板块。
钱乘旦
钱乘旦在发言中介绍,《日本通史》2008年启动,其实早在2006年就开始设计全套的“大国通史”,《日本通史》是其中的第三套,它对我国的日本史研究一定会有很重大的贡献。江苏人民出版社已经成了出版外国历史研究著作的一个重镇。从“大国通史丛书”开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例如南开大学有好几套日本史相关的图书都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即将出版的有《拜占庭帝国大通史》。
王奇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王奇生总结说,《日本通史》的出版不仅是对北京大学外国史,还有对整个中国的外国史研究领域,都是一件大事情、一个标志性的事情。该书的出版也是江苏人民出版社为王新生老师的荣休献上了一份厚礼,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机。
▲揭幕暨捐赠仪式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