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京东图书联合主办的“大模型时代——AIGC内容创作产业论坛暨《大模型时代》与《人人都能玩赚AI绘画》新书发布会”在京东集团总部举办。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刘九如,京东图书业务负责人张炜,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司马华鹏,点金手创始人丰年,《人人都能玩赚ChatGPT》作者黄小刀以及《人人都能玩赚AI绘画》作者Sky盖哥等嘉宾出席活动,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行业应用及发展的探索之旅,为线上线下近两万人次观众献上了一场饕餮盛宴。
聚焦AIGC新书:AI写书AI销售
AIGC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产业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纪元,正在颠覆我们对内容创作、知识传播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传统认知。现场,电子工业出版社发布了聚焦AIGC的新书——《大模型时代:ChatGPT拉开硅基文明序幕》和《人人都能玩赚AI绘画》。
其中,《大模型时代:ChatGPT拉开硅基文明序幕》是一本带读者走进AIGC时代的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GPT、数字人等领域的最新进展,结合生动的比喻和有趣的案例,从大模型的一个典型场景切入,详细解读了AIGC的由来及发展历程,探讨大模型在图像/视频生成、数字人制作、语音合成、生命克隆等方面的应用。据悉,该书的创作过程是司马华鹏与团队一起先勾勒出框架和脉络,然后交给ChatGPT完成撰写,该书销售也会有AI参与。“一本AI写的书,并且由AI去销售。”
AI绘画是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或完全代替人类进行绘画创作的方法。AI绘画已经在数字艺术、设计、娱乐、教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Sky盖哥创作的《人人都能玩赚AI绘画》是国内首本系统性讲解AI绘画这一全新领域的出版物,他表示,书里所有的图片,包括封面都是用AI设计生成。该书诠释了我们应该适应当下AIGC快速发展的趋势,给年轻人学习新技术、适应科技发展的机会。
主题演讲:未来空间大有可为
在主题演讲环节,嘉宾们围绕AIGC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各抒己见——从AIGC的技术前沿到前景趋势,从具体应用到行业实践。
刘九如表示,从最初的模拟、复制、理解,到如今的创新应用,AIGC已经从只是效仿者,成功转变为潮流的引导者,为创意领域的崭新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推动力。他表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最近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政策层面为我国人工智能、算法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细致且明确的规范指导,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将促使AIGC技术更加有效地推广应用,未来空间大有可为。
司马华鹏以“2025年为全球提供1亿硅基劳动力”为题,分享了自己在AI创业中的心得和感悟。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所有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因为传统生意是基于工具连接,但未来的生意会产生非常多的情感连接。”他指出,这将给出版业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透露硅基智能已把包括稻盛和夫在内的一些作者的图书重新制作,读者可通过跟稻盛和夫直接“对话”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且他强调,这种内容不是简单的检索,而是内容的提炼整合。“因为人工智能学习了稻盛和夫创作的图书之后,已经把他的思想提炼出来。”
黄小刀指出,AI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比如以前想要创作一条抖音的短视频,从业者需要学习抖音的底层逻辑,需要了解什么样的内容点赞的人会多,但有了AI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实现这件事情。她分别介绍了AI在自媒体、短视频、电商、直播、客服等领域的应用。她认为,掌握AI工具后,人人都能成为超级个体,人人都可能成为一家公司。
Sky盖哥分享了AI绘画主流行业的落地应用实战,介绍了AI绘画在职场上的一些运用规则。“很多人问我,AI时代我们怎样做才能不被替代?”他认为,不会用AI的人,可能会被用AI的人替代,因为工具就是优势,要让自己成为会用AI的人;在AI应用中,使用者的专业深度决定了使用效果,“如果使用者的专业不够扎实,那么AI也会不聪明。如果你的专业非常扎实,它能够帮你插上翅膀。”他还表示,AI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成为设计师,让好的设计师更优秀。
丰年以“玩赚数字人”为题,介绍了具备价值生产力的虚拟数字人的“四态性”:静态、动态、智态和感态。他纠正了对数字人的一些认识误区,如对虚拟数字人期望过高,觉得一个数字人可以代替人干所有事情。“对大多数行业来说,静态的数字人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什么样的场景更适合用数字人主播?数字人在直播行业里真正的应用是去替代这些有标准化流程的单品循环的店铺直播间,数字人的优势不是比拟真人情绪表现,而是降本提效和标准化复制。”他认为,一个行业或者一个技术是假红利还是真风口,其实取决于应用水平。
圆桌讨论:传统行业会焕发生机
“现在你用Newbing搜索《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是谁,你知道答案是什么吗?小帅!”
“有了AIGC,感觉出书是件容易事了。”
“未来AIGC带来的内容泛滥和内容污染值得警惕。”
在丰年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几位嘉宾围绕AIGC对内容创作领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人工智能让出书变得更加容易,写作者不一定有写作基础,只需要具有行业相关知识,就能通过人工智能写书。同时,人工智能降低内容生产门槛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信息泛滥。这给出版业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电子工业出版社市场部主任袁玺认为,AIGC一定会改变行业,首先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出书周期。“以前一本书要3~4个月或者6个月才能出版,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月。”他还透露,出版社也在“进化”,电子工业出版社会后续可能会考虑新增AI编辑岗,也就是擅长操作GPT的工作人员。
不管是文字还是视频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输出,但是输出的内容如何让消费者、让用户喜欢这是个难点。Sky盖哥介绍,这个问题同样可以通过ChatGPT解决。“比如我想做一个关于大厂人怎么转型做自媒体的内容,我先让ChatGPT找到关于这个话题的100个痛点,然后我可以通过图文的方式写,也可以通过素人的方式去写,总之它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表达者。”
司马华鹏认为,现在的信息爆炸时代会变成知识爆炸时代,大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很多行业接下来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对出版社来说,大量的知识内容涌现之后,如何从中选出精品是个问题。”他还提醒大家要留意AIGC带来的内容泛滥和内容污染。
张炜从平台方的角度表达了自己思考和判断。一方面,AIGC带来的内容多了,平台在人货场的供给上可以做得更丰富,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但他也指出了版权保护等问题,因为AI在学习文本和信息时,可能并没有判断信息的版权是不是可以使用,因此未来可能会涉及法律或者道德的问题,而平台方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判断和管控,是需要思考的方面。
“现在你用Newbing搜索《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是谁,你知道答案是什么吗?小帅!”黄小刀的这句话引起现场笑声一片。当下很多自媒体在短视频解说中,男主角都叫“小帅”,女主角都叫“小美”。黄小刀说,人工智能被大量不实语料投喂后,问答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因此她认为,出版社或者官方媒体生产的经过审核校验过的内容,与大量自媒体以及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之间,以后会形成很深的鸿沟。AI工具的普及和应用,让每个人都能生产内容,但其中可能很多是垃圾。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做的信息筛选和审核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
现场,硅基智能还与电子工业出版社、京东图书分别进行了数字人合作的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