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有的像一盏明灯,照亮你生活某个角落;有的像一把趁手的工具,仿佛度身定制,为你所用;有的则像一位按摩师,让你得到身心平静。有这么一套书,集专业性、可读性、权威性于一体,豆瓣给出了9.3的评分,这就是《广告一场》,我觉得它就是一把锋利的解牛刀。
(《广告一场》套装展示)
首先,专业出身。
作者是一位好的庖丁!我们都知道庖丁解牛,但换成庖李解牛估计不行,因为庖李并没有那么多的经验,见过那么多的世面,自然没有那么娴熟的手法。而本书的作者小强(林永强),便是广告界的知名庖丁!30年国际4A广告公司经验,在香港奥美入行,香港BBDO迅速成长,开始独当一面;而后转战内地,执掌上海BBDO创意部多年,继而回港于香港灵智、Grey担任ECD执行创意总监,再到3年前开创自己的创意热店——小孩与狗。操盘过的知名品牌及案例,也是多不胜数。比如他创作的Sunday电讯广告,开创了香港广告史上的一股独特的创意风潮,在当时大街小巷引为热谈,成为香港广告创意史上不可不提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为广告创意人津津乐道。
(本书作者 林永强 )
其次,作案手法。
在本书里,他事无巨细,把自己30年在广告行业里,碰到的问题,掉过的坑,踩过的雷,拿到的经验,一口气悉数拆解,娓娓道来讲给你听。从怎么接brief?怎么提案?怎么入行?怎么做平面广告?如何想视频idea?创意的基本功,需要掌握些什么?怎么管理下属?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创意总监?怎么突破创作瓶颈?4A会消失吗?怎么创业做自己的公司?可谓细致入微,一刀刀解开广告这一行业的规则和秘密,同时也将自己独家的创意心得及方法毫无保留无私分享。书里面有传道,有解惑,有感悟,有技巧,也有提醒,还有难能可贵的坦诚真挚。读来,可谓酣畅淋漓,醍醐灌顶。
(《广告一场》豆瓣评论)
最后,干净利落
《广告一场》分为三册,分别为广告100招、创意100招和创业100招。每一册都手到刀到,没有过多废话套话大话,比如,怎么做出幽默创意,直接给出10个方法;如何做好视频广告,直接亮出12大绝招;广告新人需要掌握的创意基本功,直接给出12种必备要素;如何做好创意管理,直接提炼出了6ACD的方法;讲到如何提案,直接上提案36计。
毫无遮掩,毫不含糊,不拐弯抹角,不刻意神化,讲真话,做实事,分享实打实的干货,期望让读者收获实实在在的成长。也诚如文案女王林桂枝读完此书后所言:
我认识Almon(作者)不深。看完《广告一场》,我知道他一定是个相当慷慨的人——一部慷慨的书,只能出自一个慷慨之人的手。
这里记录了优秀广告创意人Almon从事广告创意三十年的宝贵心得。
假如你是从事广告创作或是内容传播,这里有大量的创意招式,可以拿来就用;如果你正在带领小组作业,此书有与人协作的实用技巧,囊括各种必要和不必要,写得深入浅出;而对于那些有志投身推广传播业的朋友,书里面给你列出了从事传播创意行业的必备条件,方便你自我评估,选择自己的去向。
至于各种推广形式的应用,无论是平面海报、广告拍摄,书中列举了数不清的基础知识和行家要领,全是专业度极高的建议,消化应用后能令工作更为顺畅,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错谬与麻烦。
(林桂枝与林永强合照)
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的总结全是Almon自身的经历,每一句话、每一张插画都是他在这个行业的印记,从他走过的直路与弯路而来。而他,却愿意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过往的认识与收获写下来,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
写到这里,我想起那天和Almon在咖啡厅吃午饭见面。Almon 问我要点什么吃,我说一份鸡蛋三文治,一杯水就好。然后他去排队点餐,端回来是一杯大大的香浓的咖啡,一份足够二人吃的鸡蛋三文治。我看完他写的这部书,想到那天我把他点的东西通通吃完,这两件事好像是偶合,又似乎是回应:一份慷慨的午餐,一部慷慨的好书,必须珍之重之,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