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荣宏君携新作《翰墨传奇:张伯驹与故宫国宝》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与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南渡北归》《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作者岳南进行了一场深度自由谈。
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他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曾买下中国传世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人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顶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7件之多,被称“天下第一藏”。
该书以张伯驹收藏的国宝为切入点,重点讲述鲜为人知的故宫国宝背后的故事,以及张伯驹不惜代价、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故宫文物珍品的爱国至诚。张伯驹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其传奇般的际遇,成为久传不衰的佳话。张伯驹先生慧眼识宝,所藏书画件件堪称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无论是书画文物还是张伯驹个人,都有非常值得言说的故事。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故宫国宝有一半是张伯驹捐赠的”这一观点,荣宏君进行了澄清,他说:“从数量上来讲,这是不可能的,故宫国宝有100多万件。但张伯驹先生收藏有一个特点,就是买最贵、最好的,掐尖收藏,从质量上来说,张伯驹收藏占故宫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谈到文物考古与历史的关系,岳南老师表示,我们的历史,如果不去挖掘的话,就只能深埋地下了,而通过拓片、骨头等回顾一下,我们可以接近历史的原貌。书画藏品作为文物,也同样承载着对历史的记录和反证之功用。
荣老师说:“夏商周为什么要考证青铜器?就是反证历史,跟绘画一样,在书画上残存、保留的信息证明着当时的历史。像陆机的《平复帖》,属于章草书画,它的重要性在于见证了中国文字发展的重大变化,从隶书到草书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书法体就是章草,而且陆机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文学家,章草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因为章草非常生涩,留存的时间就是80年左右,我们通过这件书画作品,能看到有血有肉的陆机,了解到两晋文化,魏晋风流,通过文字又反证了我们的文字史,这也彰显了书画证实历史的重要性。”
两位作家还聊到了近期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荣老师非常详尽地和读者分享了李白的《上阳台帖》的流转故事,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