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由中国艺术报社、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河南省文联主办,周口市委宣传部、周口市文联、沈丘县委、沈丘县政府承办,中国作家网、《艺术交流》杂志协办的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四楼报告厅启动。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出席启动仪式。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彭宽,沈丘籍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周口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青锋,沈丘县委书记田庆杰,周口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柳岸,沈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李涛,张晓辉、胡英军、胡一峰、王国骞、卢庆华等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王亚春、侯仰军、董涛、邵玉烨等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肖世革、杨晓雪、李岩、姚莲瑞等中国文联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企业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国艺术报社副总编辑余宁主持。
董耀鹏、康伟、何弘、彭宽、吴青锋、田庆杰共同为活动启幕。
周兴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省沈丘县),南朝大臣,史学家,博学善属文,其《千字文》传诵千古。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周兴嗣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康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说,周兴嗣是沈丘的、周口的、河南的,更是中国的;《千字文》是古典的、传统的,更是当下的、现代的。以周兴嗣之名举办此次推优活动,是以传统来滋养当下,同时又是通过当下来重新发现传统。此次推优活动涉及小说、随笔和诗歌三个门类,无论哪一个门类都将是一次立足当下对优秀传统的深情回望,也将是一次面向未来对当下新的生命体验的文学书写。这体现了举办本次活动的初心——从一个小小的切口、一个小小的局部出发,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做一点点切实有效的工作和努力。这也体现了中国艺术报作为文艺主流媒体的责任。
方启雄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诞生了无数彪炳史册的文学大家、文化先贤,涌现了不少厚重辉煌、千古流芳的文化典籍。南朝史学家周兴嗣和他的《千字文》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流传最广泛的童蒙读物之一,《千字文》条理清晰,知识丰赡,音韵谐美,文采斐然,千百年来,为一代又一代学子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他指出,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的举办,是河南省文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地方文艺工作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具体实践。
作为一名离开家乡50余年的游子,刘庆邦表示,周兴嗣是沈丘传统文化最优秀的代表,《千字文》是周兴嗣的经典性作品,此次推优活动以此为切入点,对于沈丘建设文化强县具有重要意义。《千字文》有短、精、丰、深四个最重要特点,这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此次推优活动对提高沈丘知名度、更好地继承沈丘的文化传统、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当下的文风改进也有非常积极的启示意义,那就是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短、更精、更丰富、更深刻。希望活动能够持续举办下去,形成品牌,形成长期效应。
田庆杰在致辞中表示,沈丘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东与安徽省接壤,自隋开皇三年设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原腹地的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历史上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丘外揽颍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是中华蒙学经典《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故里,中国聚酯网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玉雕文化之乡。他指出,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的启动,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一项新的重要举措,又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躬身实践。对于沈丘来讲,更是讲好沈丘故事、传播沈丘声音、塑造文化品牌、展示沈丘形象的崭新平台。
启动仪式上,康伟、田庆杰分别代表中国艺术报社和中共沈丘县委、沈丘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著名演员巩峥朗诵了《千字文》全文。沈丘籍书法家唐思领现场展示了为本次活动书写的《千字文》,并将其捐赠活动组委会。
据李涛介绍,活动启动之后将邀请知名作家到沈丘采风创作,并赴周口市文学馆与周口作家群座谈,掀起参与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评选热潮。今年10月,以周口市荣获“中国文学之乡”为契机,周口市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宣传推介活动,力争把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打造成一方名片和品牌,成为镶嵌在“中国文学之乡”桂冠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包括征文、文艺名家采风等内容。其中,征文活动自即日起至2023年11月30日,征文题材分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包含旧体诗),小说、散文均需在3000字至10000字,新诗在50行以内。所有作品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通过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将于12月在沈丘举行推优表彰,向优秀作品作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征稿启事
周兴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省沈丘县),南朝大臣,史学家,博学善属文,其《千字文》传诵千古。为纪念周兴嗣为中华民族所作的巨大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举办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现面向全国、全球华人征稿。
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报社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中共周口市委宣传部
周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中国作家网
《艺术交流》杂志
二、 征文要求
(一)体裁分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包含旧体诗),作品要主题鲜明、言之有物、文字通畅、真实生动、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二)小说、散文均在3000字至10000字,新诗在50行以内,格律诗押平水韵,词押词林正韵。所有作品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每人限投3篇(首)。
(三)投稿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11月30日
(四)投稿方式:
纸质稿件邮寄至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文广中心县文联办公室,邮编466300;
电子稿件发送至sqxzjxh@163.com
(五)稿件注明“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字样,并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
三、 推优活动设置
(一) 小说、散文、诗歌各设:
一等作品2名 50000元/名
二等作品4名 20000元/名
三等作品6名 5000元/名
(二) 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本土(周口市)创作推优小说、散文、诗歌各设:
一等作品1名 10000元/名
二等作品2名 5000元/名
三等作品3名 3000元/名
四、 评选流程
(一)初评。组委会办公室将所有征文作品汇编后提请由周口市文联和周口市作协的专家组成的初评评委会初评,产生36篇(首)复评候选作品(小说、诗歌、散文各12篇)。
(二)复评。组委会办公室将36篇(首)复评候选作品汇编后提请由中国艺术报社、河南省文联和河南省作协的专家组成的复评评委会复评,产生18篇(首)终评候选作品(小说、诗歌、散文各6篇),未获终评候选作品的18篇(首)复评候选作品自动荣获“好作品”称号。
(三)终评。组委会办公室将18篇(首)终评候选作品汇编后提请由国内和河南省、周口市的知名作家组成的终评评委会审读,评委会分体裁集中讨论评选、实名投票,最终按累计获得推荐票数排序决出“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小说、诗歌、散文各体裁入选作品。
(四)推优表彰。评选结果由组委会统一发布。
(五)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本土创作推优由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组委会办公室另行组织评选。
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组委会
2023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