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大传》在上海书展首发
2023-08-20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日前,海南出版社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东坡的世界,世界的东坡——《苏东坡大传》新书首发式”。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王守常,团结出版社社长梁光玉,蚌埠市委原副书记刘学尧,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存安,安徽省原文联主席吴雪,《长三角》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赵毅,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李力,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江澄,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总监李卫,云澜湾董事长张虹,上海《文汇报》新闻中心主任章萝兰等嘉宾出席活动。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佛光山文化院院长依空法师发来贺信,祝贺《苏东坡大传》新书首发。

“苏东坡完成的个体生命自我救赎,宣示了中国诗之精神传统的胜利,也是视自由为故乡的人类共同理想的胜利。”该书作者、学者刘传铭作了主旨发言。他提到,《苏东坡大传》从苏东坡的思想智慧、政治生涯、学术造诣、诗文成就、艺术情致、生活细节等方面,以多角度、大跨度、尽深度、有温度的笔触,描述了这位深受人们热爱的“文化英雄”的逆旅人生。

同时,刘传铭也分享了该书创作的心路历程。他讲道,谈苏东坡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事,甚至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可是为苏东坡作传又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据不完整统计,从北宋开始到现在,大约有四百五十余种苏东坡传记。“我们今天是否有必要再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书?”刘传铭讲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过一本《莎士比亚的记忆》,书里不是写莎士比亚的人生履历,不是写他自哪一年出生到哪一年去世,而是描绘其精神世界。

“一个人的记忆,一定是在他的灵魂里,他的重要思想里,所以它的隐秘性就要比一个人的人生足迹更难解码。”正是这一思想鼓励了刘传铭,也为该书的写作指定了一个目标——《苏东坡大传》不是苏东坡人生履历的起居注,也不是他人生经历的记录,更不是一本人人知道、补充一点点新材料的书,而是沿着苏东坡的“逆旅人生”,打通认知障碍,捅破“解码东坡”的最后一层纸,可以在反反复复的“精神轮回”中,和东坡晤谈对坐、临风把酒的书。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王守常也谈了他对苏东坡的认识。苏东坡,一个出现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形象,作为儒家文化的践行者,苏东坡在中国哲学史上、中国思想史上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影响。“中国思想史没有把苏东坡列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实这不是苏东坡的错,而是我们研究者的一个很大的失误。他对儒、释、道的融合有很大的贡献。东坡先生的影响不仅在历史上,甚至到现在,他还影响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我们的审美意识。”王守常提到,他希望学术界和出版界能多多关注苏东坡在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

海南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彭明哲主持新书发布会,他谈了自身对《苏东坡大传》的心得和体会。《苏东坡大传》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作者从十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东坡的生平与思想,布局谨严,文采飞扬,不乏独特创见。

彭明哲提到,海南是苏东坡人生的最后一站,苏东坡也把自己当作海南人,东坡也成为海南文化的一张名片。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南社就曾出版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出版了插图本,在读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此次首发的《苏东坡大传》,是海南社又一次把出版焦点集中在苏东坡身上。作家孔见曾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死透了的大活人”。学者刘传铭认为,苏东坡是一个中国文化的“扳道工”。彭明哲提到:“或许我们也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生活家。海南从来不是化外之地、文化沙漠,因为有苏东坡在,因为有海南社在。”

除《苏东坡大传》外,海南出版社还向读者推介了一系列苏东坡文创礼品:与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合作的“东坡邮礼”,与江西浮梁茶合作策划的“东坡茶礼”,与云澜湾温泉度假小镇打造的“东坡香礼”等。在今年6月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海南出版社社长王景霞代表海南出版社,就《苏东坡大传》分别与中国台湾地区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俄罗斯列宁格勒出版社、蒙古国ISD RUBY(红宝石)出版社、泰国红山出版有限公司签署中文繁体版、俄语版、蒙古语版、泰语版授权协议。(童尚)

开幕仪式.png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