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图书在京发布
2023-08-28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3年8月26日,“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出席活动并讲话。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原会长桂晓风,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耕,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干,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等专家出席活动并致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徐海代表出版方介绍图书出版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此次出版的“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图书,是王蒙先生数十年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重要作品,首次以“解读传统文化经典”为主题汇集并整体推出,共12册,总字数400万字,涉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以及《红楼梦》等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该系列图书是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重磅作品,其规模之大、分量之重、内容之精在同类书中鲜有。

王蒙先生是一位与党、国家、民族共命运的作家,也是一位当代不多见的文化大家。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已经在创作道路上跋涉了整整70年。他曾以小说创作轰动文坛,近几十年来更以传统文化研究为兴趣所在和责任使命,陆续出版了十多本文化解读类著作,为当代读者剖析讲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去年刚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作《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以十组关键词系统解读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被读者誉为“一本饱含人生阅历的智慧之书”,甫一出版就掀起热潮,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年榜、央视读书2022年度精选、新华社年度十大好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年度好书、《出版人》年度好书等十多个重要榜单,充分凸显了王蒙对传统文化真挚的热爱和高超的把握。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33

作家王蒙先生

王蒙先生认为,传统文化典籍之重要与力量,在于它们活在我们的人民、乡土、生活方式与集体无意识之中,传统文化活在我们的灵魂、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思路、我们的生活中。孔孟老庄荀列也好,古典文学作品也好,都是来自生活,来自人民,来自实践,来自经世致用、应对生活和实践的需要。以此为出发点,在“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图书中,他依靠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学养,将“六经注我”发挥到极致,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解释、分析、体悟、讲述、发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资源,打通古今生活源流和经验教训,让传统文化中的美好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对接,在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上继续焕发光彩,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力量。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对待、如何阅读传统典籍?王蒙先生给了我们几点提示:第一是激活;第二是优化;第三是努力联系当下,联系实际;第四是抱着平视的态度、共舞对话的心情。保持敬畏,保持欣赏,保持共鸣,同时保持客观与科学态度,联系经验,敢于发挥,敢于联想延伸扩张,敢于发挥时代与自身的优势并有所发展超越优化更新,以此打通古今四方,使得几千年前的古籍与当今生活相接轨。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00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徐海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徐海介绍了“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图书的出版情况。他说,王蒙先生的解读,体味精深、论述精辟,开阔雄辩、汪洋恣肆,有个性、有温度,既有书面语的文气,又有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既给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又带给人美的享受和哲学启迪。在王蒙先生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中,处处体现出鲜明的现实情怀、清醒的价值判断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体现出大作家、大学者的文化情怀和使命担当。此系列图书的出版意义重大,有利于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大众理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43

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原会长桂晓风

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原会长桂晓风先生与王蒙先生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他谈到王蒙先生给他的三点最强烈的感受,即三个特别——一个特别富有生命力的人,一个人生阅历特别丰富的人,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他说,一位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文学巨匠,一位人生阅历如此丰富的长者,一位有大智慧的学者,在“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年龄段,站在历史的高点,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联系世界文明,对中华传统经典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一定大有裨益于我们。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34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对“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这套书的出版,几乎都参加了发布会,而且发自内心地评点,绝大部分书也看过,也为王蒙先生包括这里面的书和其他书的发行推介。邬书林认为,王蒙先生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对国家、对我们这个民族、对我们这个党在世界上,在中国能怎么更好地树立一个中国人的全面精准形象的角度,把传统文化推介到世界、推介给年轻人的这个角度写的。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01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耕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耕讲到,他们这代人是读了王蒙老师的《青春万岁》逐渐长大的,可以说王蒙先生的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王蒙先生这次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书更具体、更透彻地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引发了对传统文化新的思考。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文化,学者们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老百姓谈茶文化、酒文化、诗文化等等。 杨耕教授谈到:“文化并不是经济、并不是政治,更不是物质本身,文化说到底了它就是一种观念形态。”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32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干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干是著名的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他和王蒙先生在文艺理论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的交流和碰撞,王干教授还曾经写过一本《王蒙王干对话录》。对于王蒙先生的成就,他评价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自己的文学代表性作家,王蒙在文坛辛勤耕耘了70年,留下了2100万字的著作,皇皇巨著,威武人生。这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作家如今已经成为共和国文学的标志。”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30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是央视《百家讲坛》的著名主讲人。鲍鹏山教授回忆起上个世纪80年代王蒙先生提出了“作家要学者化”,让他印象特别深刻。80年代很多作家都是会讲故事,没读过多少书,但会讲故事也不是讲得多好,可能就是讲一点好人好事,渐渐地就把好人好事通讯之类的东西变成小说了,在非常迫切的时候王蒙先生提出这样的意见建议,让鲍鹏山教授印象特别深。鲍鹏山教授认为:“实际上王老师他自己已经是个学者。”

新书揭幕后,江苏人民出版社向国家图书馆赠送图书。

微信图片_20230828121100_1

(“王蒙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系列”共12本,分别为:《天下归仁:〈论语〉解读》《得民心 得天下:〈孟子〉解读》《治国平天下:〈荀子〉解读》《老子的帮助:〈老子〉解读》《老子的智慧:老子十八讲》《庄子的享受:〈庄子·内篇〉解读》《庄子的快活:〈庄子·外篇〉解读》《庄子的奔腾:〈庄子·杂篇〉解读》《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御风而行:〈列子〉解读》《红楼启示录》《中华玄机》。)

(实习记者 郭奕洲)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