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海水很浅,布满了绿色的海藻,往水深的地方看,绿色则变成了褐色。海藻在水波中轻轻摇晃,贴着小腿拂来拂去。那感觉子信清楚得很,像外婆家的花猫蹭他的脚裸一样,痒痒的。”10岁的男孩子信与外婆、小舅一家人住在大鱼村,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失父母陪伴的生活让子信性格内向,满怀心事。邓西新作《栗树鸭的天空》通过男孩子信的视角,展开岛屿生活和渔民的故事。
在岸边,子信见到了站在礁石上的莫海。莫海是村里的“怪人”——总是划着小木船,在海上独来独往,常常晚上划船去“野鸭子岛”,有时还在那里过夜。他还常常跟一棵野荔枝树说话。更要紧的是,村里人都同意搬到镇上去,住进盖好的安置房。但莫海始终不同意,无论村干部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永远都是那三个字:“我不搬!”
大鱼岛徒有虚名,大部分人上岸,不再打鱼,有人在镇上做小生意,有人在外出打工。莫海是村里为数不多打鱼的人,他也几乎是唯一一个仍然用木船而不是钢制船捕鱼的人。随着剧情深入,子信找到了莫海不愿搬迁的原因——野鸭岛野荔枝树下埋葬着莫海哥哥的衣冠冢。原来多年前,他为了救弟弟莫海而被大海吞噬,永远长眠在海底。一个是父母离异,不得不寄居在外婆家的少年子信,一个是被困在过去,无法解开心结的成年人莫海,两人在海岛彼此救赎、治愈,最终成了忘年交。
“邓西写的是儿童文学,但她并没有把童年给‘简化’,只提供一个被过滤、被筛选、被净化、被提纯的童年,她希望写出童年里的万千滋味。”作家、《天涯》杂志主编林森认为,在阅读《栗树鸭的天空》的过程中,读者会迷醉于大鱼岛、野鸭子岛的海边风景:海浪、风雨、椰树、沙滩、木船、藤壶、海螺、野鸭子、海鸟……风物一一展开,让我们感受到了热带岛屿的气息,海边少年的出现,更让人牵肠挂肚。
故事的最后,搬迁的每个人,都迎来了生活的“褒奖”。邓西没有“强硬”地让子信的父母复合。子信承认了生活本身的缺憾,莫海也决定舍掉残破的记忆,迎接新生活的到来。小说里的其他人,也无不如此,有矛盾的被化解、有疑惑的变释怀,人人如沐新生。“当古老、危险的捕鱼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不管愿不愿意、舍不舍得,渔村里的每个人,最终接受了这一切——这也是他们的成长。”林森在该书序言中如是写道。(童尚)
《栗树鸭的天空》邓西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8月版/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