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近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位于成都郫都区的成都科幻馆正式拉开帷幕。10月19日下午,曾参与《三体》系列等科幻书籍的翻译日本译者泊功,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泊功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攻读日本古代文学)。200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生课程(攻读中日比较文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国立函馆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一般人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韩雪、中日科幻文学翻译。
在日本,刘慈欣的作品没有太多的翻译者,但是2019年,在成都举行了一场国际科幻大会,泊功受人之托来从事《三体》翻译工作。几年前刘慈欣还不太出名,翻译《三体》后在日本科幻界刘慈欣的名字越来越让人熟知。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日本粉丝关注到刘慈欣的作品,泊功自我总结道,作为刘慈欣的粉丝,《三体》从宏观的角度来描写宇宙天体,从开始一直到灭亡,是非常奇迹般的描写方法。日本有一家卫视电视台开始播放《三体》连续剧,小说文字上想象不出来的东西看到电视剧作品后,让泊功对《三体》作品的理解比以前深得多。
在此次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出现了很多非英语地区的科幻作家、编辑以及出版商的参与。泊功认为,科幻文学题材来源于英语世界,直接互相交流不管对中国的科幻界,还是对世界的科幻界是一种非常大好的机会。而谁获得雨果奖,将是泊功此次科幻大会最大的关心。
1998年,泊功第一次来成都,他谈到,“对日本人来说,特别是成都的印象是三国蜀国的印象。所以我也喜欢看《三国演义》,人物中最喜欢的是刘备和关羽,大多数的日本人也是这样。可是这几年将成都作为一个科幻城市,所以今天召开这样一个盛会,所以这十几年的发展路子还是跟我的想象不一样。”
泊功是第一次参加世界科幻大会,这让他感受很深。比如主场的规模和形状还是跟他想象的不同,本次科幻大会的相关建筑由伊朗女性建筑家设计,成都大会的建筑设计十分有特色。同时本次成都科幻大会的氛围非常热闹,泊功从报纸上得知,读科幻小说的中国人85%是男性。但实际到现场还是女性的科幻迷比较多,这是跟他想象不同的地方。这些都让泊功深有感触。
对于科幻读者而言,不同的地区与国家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态势。在欧洲购买科幻小说的人年龄越来越大,而且销量逐年降低。但在中国有越来越多年轻人看科幻,喜欢上科幻。
中国年轻人在这一代有发达的科技,以及有这样的科幻作家,能够阅读上优秀的科幻作品,而且《三体》不仅是小说,现在也是电视,是动画,是电影,有太多东西可以看。
(实习记者 郭奕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