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中国儿童视角下的宇宙图景:《恒星异客》”主题沙龙成功举办。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韩松,雨果奖“最佳粉丝杂志”《零重力报》编辑零始真,英文科幻奇幻作家、牛津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王玮琦,全国少儿科幻联盟作家、四川省科普协会会员胡晓霞,少儿科幻作家、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四川中心副主任、“恒星异客”作者何明瀚,共同出席本次沙龙。活动由湖北省科普作协副秘书长、科幻专委会主任委员宋珠珠主持。
科幻小说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点子文学
随着近年来中国科幻的崛起,少儿科幻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式与题材也是百花齐放。其中,“太空史诗”无疑是科幻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也是格局最恢宏、视野最辽远的题材之一。本次活动就是围绕这样一部以中国孩子为主人公的“太空史诗”类少儿科幻作品——“恒星异客”系列来展开讨论的。“恒星异客”系列目前已出版6册,分别是《皮斯特星人现身》《新来的外星老师》《暴走的次元门》《“雄鱼”争夺战》《人工智能危机》和《危险的“间谍游戏”》。作品通过清澈的儿童视角,思考厚重的人文话题,展现了独属于少儿科幻的情怀与责任。
会上,韩松表示,太空是科幻很关注的话题,“太空史诗”是多形态的,有星际航行、文明纷争等。“恒星异客”作为一部“太空史诗”作品,内容很丰富,很有趣。他认为独特性是好东西,是写作要追求的。“我看到恒星异客会感到十分新奇,它对外星人的写法以前没见过,是一种很大胆很有趣的想法,让我很想读下去。科幻小说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点子文学,要有独创性的闪光点。恒星异客中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去体现太空史诗,是值得我学习的。”
零始真谈道,太空史诗外在要有宏大的背景,内在要解决人性层面上的问题。“恒星异客”既有成长小说的价值,带给孩子成长中的启示,同时这样一部太空史诗作品是对未来的一种推断,所以很难离开科学技术,具备宏大的背景架构。
科幻涉及的问题都是孩子会提的问题
在讨论少儿科幻与成人科幻的区别时,胡晓霞说道:“我们首先要明白儿童文学的定位是什么。儿童文学的读者定位要关注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等,而面向成人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人生的多样性,作家对儿童文学作品在内容上要进行取舍和剪裁,科幻也是一样。我认为少儿科幻更多的是一些科学童话,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科学的基础概念,但这也是符合小朋友的阅读心理,我们要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关于含有魔法的科幻是否还是科幻这个问题,王玮琦表示,魔法是尚没能理解的科学,魔法和科学是有关系的,但是要对魔法进行科学上的解释,否则的话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
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复杂度要到什么程度才适合青少年?何明瀚表示:“我通过写长篇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很多东西孩子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有足够的铺垫,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理解背景,然后再把复杂的设定告诉孩子们。”
韩松则认为,现在的孩子有很好的科学知识储备,有时候并不用担心他们看不了复杂的东西。“少儿科幻有它独特的写法,和成人科幻有结合也有区分。科幻小说本质上是儿童文学,所有科幻都应该是少儿的,科幻涉及到的、提出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孩子会问的问题。我认为少儿科幻最主要就是情节和人物的设置要有趣,要能抓住小朋友的兴趣点,这一点恒星异客就做得很好。另外少儿科幻是温暖的、积极的,相对来说成人科幻可能会更多讨论人性上其他一些或许更压抑的问题。”
零始真也谈道:“比较成功的少儿科幻作者,要关注少儿心理学,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有形象化、图像化的描写。”
科幻小说里也要有现实元素
“恒星异客”的主角是一名恒星人和地球人的混血后代——中国女孩何小希。故事开始时,何小希刚上四年级,她经常跟朋友、同学说自己的爸爸是个外星人,但是何爸爸是个观察员,平时就隐藏在地球人中间,看上去特别普通,所以她的话根本没人相信。然而随着宇宙的和平被打破,邪恶的外星种族潜入了地球,何小希一家,还有她的两个小伙伴都被卷进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宇宙战争中。战争从酝酿到爆发,何小希也从青涩到成熟,一边要在众多外星人事件和家庭、学校生活之间寻找平衡,度过有笑有泪的儿童时期,一边还将在这场宇宙危机之中,体会战争的残酷以及个体的渺小。
何明瀚表示:“恒星异客其实是一个特别中国元素的故事,中国式的生活场景,中国式的校园生活,我更多地希望孩子在阅读我的作品时,能很快地自然而然的融入进去。”零始真也深表赞同,他认为科幻小说里也要有现实元素。
对于如何在科幻小说里呈现中国元素,韩松认为,中国元素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融入作品,也可以是写中国特有的生活元素,而《北京折叠》这样的中国人提出的写作思路也是中国元素。
胡晓霞谈道:“我认为可以考虑题材上向传统文化靠近,将神话和科幻结合起来。在语言方面,现在的科幻有的作品翻译腔很浓,我们应该用短句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意思。我是少数民族,我会将一些民族特色融入创作,另外我还会添加一些家庭有关的情感方面的描写。”
让科幻作为载体,接触更多地科学知识
在谈及阅读科幻对孩子的影响时,王玮琦表示:“现在短平快的没有内涵的内容太多了,我们的下一代不能娱乐至死,科幻有它自己的含金量,我们要试着把枯燥的东西融入到有趣的东西里,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一些东西。”
韩松认为,要让科幻作为载体,从而让孩子接触更多地科学知识。“科幻是想象力的文学。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会越来越差,我们重点还是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当然有很多科幻小说在科学上可能没有太多支撑,也没有太多的想象力,但它可以培养探索与冒险精神,让孩子更勇敢。”
零始真表示,科幻小说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经验,可以给孩子提供强烈的新奇感,培育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感。
胡晓霞认为,不管是少儿科幻,还是其他题材的儿童文学,都要有足够好的故事。“我认为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少儿科幻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定位,很适合孩子看,科幻阅读会让孩子有一种陌生化的熟悉感,可以为孩子未来从事科学工作、促进世界和平埋下种子。”
何明瀚认为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提问的能力,要将科幻融入到教育中。“恒星异客是我倾注作者灵魂的作品,我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将我对世界的理解,想要让孩子体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一并讲述出来。我更希望,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回味这部童年时喜爱的作品,把其中的故事和他们的人生经历相比较时,能够领悟到更多、更深的内涵。”
活动中,来自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的孩子踊跃参与互动,数十个孩子分别回答了“如果你爸爸是外星人,你希望他怎样?” “你想拥有什么超能力?”这两个问题,现场活动气氛热烈。此次活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国少儿科幻联盟、成都市科幻协会承办,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