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一代“地球守门人”,《调皮的小行星》新书发布在京举行
2024-01-11
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111142941

2024年1月11日上午9点,北京国际会展中心(朝阳馆),海燕出版社《调皮的小行星》新书发布会成功举行。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董中山出席并致辞。海燕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主持《调皮的小行星》新书发布访谈环节。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空间站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刘勇,空间碎片与近地小行星防御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龚自正, 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科学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科普中国专家、《调皮的小行星》作者李明涛参与访谈。

董中山总编辑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海燕出版社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盛赞《调皮的小行星》这本书是小行星防御领域的“全景图”,是向青少年科普小行星相关知识的“满汉全席”。他认为《调皮的小行星》不仅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且是从事小行星领域研究的大学生、硕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入门读物,更是适合家长陪伴孩子共同探索星辰大海奥秘的亲子阅读时光。

  
微信图片_20240111143104

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董中山

李喜婷总编辑就探索小行星和防御小行星灾害的意义、《调皮的小行星》的出版意义,以及向青少年进行科普的意义对几位专家进行了访谈。

【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空间站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刘勇说,小行星虽然小,但它有很多宝藏,包括水冰、氨基酸、铁镍、铂金等,有时候也可能会造成空间自然灾害,甚至可能导致地球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和整个世界。

微信图片_20240111143002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空间站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刘勇

  
微信图片_20240111143040

空间碎片与近地小行星防御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龚自正

我国是如何防御的呢?《调皮的小行星》作者李明涛研究员是国内小行星防御领域的积极倡导者,提出了“以石击石” 等创新任务概念方案,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空间碎片与近地小行星防御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龚自正介绍,防御小行星包含三方面,首先要发现它、探测它、识别它,其次要评估它、研判它的风险,最后一步就是采取措施阻止它。

【希望培养孩子宏观宇宙观,心怀宇宙】

《调皮的小行星》一书体现了作者对小行星的深刻认识,展现了从小行星的“前世今生”到动态演化,从小行星对地球生命起源贡献到与地球“相爱相杀”,从小行星监测预警到处置防御的丰富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图片精美,是中小学生认识小行星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作为《调皮的小行星》一书的作者,李明涛介绍,这本书创作有一定难度,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孩子能有一个宏大的宇宙观、培养责任感及保卫地球的一个使命感,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叫做心怀宇宙天地宽。”李明涛说,一定要让孩子心怀宇宙,这样培养中的孩子将来不仅心胸更加宽阔、人生道路更加宽广,而且能为共建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111143022

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科学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科普中国专家李明涛

【怎么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

想要加入航天科研,青少年该做哪些准备?

龚自正介绍,航天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的专业非常多,不仅包含数理化科目,甚至少不了管理、外语、计算机这些科目。

未来,能否将自己的名字命名到小行星上?

“想要命名,其实有三种途径。”李明涛介绍,第一种途径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之后做出像袁隆平、钱学森等贡献,或者成为大科学家、院士,自然就有国家天文台发现小行星后,给你命名。

第二种方式,自己可以投身天文学研究,亲自发一颗属于你的小行星。

最后一种方法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陪伴孩子多读《调皮的小行星》这样的科普读物,做好积累,长大后让他去学天文,等发现一个小行星就可以命名你的名字。

海燕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总结说,《调皮的小行星》一书不仅有益于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对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将大有裨益,期望《调皮的小行星》的出版,能够激发青少年对小行星开发利用、对航天、对空间自然灾害防御的好奇心,激发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激励孩子们投身航天探测与开发,做好空间灾害防御事业,引导孩子们成为新一代“地球守门人”,为共建地球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111142928

海燕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