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A厅湖南展台活动区热闹非凡,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湘少社”)在此举办“记忆里的中国童年游戏——《我的童年是游戏》新书发布会”。这本由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创作的新作《我的童年是游戏》,带领读者重温童年的美好时光,引发广泛关注。
活动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的童年是游戏》作者王泉根,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崔昕平,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刘星保,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胡隽宓,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经理吴华山等出席活动。活动由《我的童年是游戏》责任编辑杨巧主持。
《我的童年是游戏》是王泉根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童年游戏散文。书中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浙东曹娥江边的一个小镇的各种童年游戏,是一个时代的童年“老照片”,“踢脚班班”唱儿歌、“朝官巡美”“打茄麦”、筑好水坝盖房子等童年游戏充满童趣和时代社会的印迹。书中的童年游戏和趣事,让小读者跨时空穿越到那些美好的童年时光,激发起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刘星保在致辞中提到,湘少社始终坚信“把最好的给童年”的出版理念,王泉根的新作《我的童年是游戏》正是这样一本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佳作。王泉根是湘少社的老朋友,他与湘少社相识相知42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书缘深谊。王泉根曾担纲主持湘少社“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出版工程,立下过汗马功劳,他的“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儿童文学概论》《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等重要儿童文学理论著作都是由湘少社出版,他的散文新作《我的童年是游戏》《村小读书记》也由湘少社正式出版。“《我的童年是游戏》体现了王泉根老师对儿童的人文关怀,用零距离的分享拉近孩子与长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儿童成长中的精神陪伴与滋养。”
随后,主持人杨巧邀请高洪波、王泉根、崔昕平、陈香四位嘉宾上台座谈分享。嘉宾们分别围绕王泉根在儿童文学理论成就、《我的童年是游戏》的创作出版意义、儿童游戏精神在当下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成长意义等展开深入探讨。
王泉根教授首先分享了《我的童年是游戏》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他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情节,唤起了现场观众对童年游戏的记忆。“我创作这本书源于我对童年生命精神的思考,我认为快乐和游戏是童年必不可少的,也是当下孩子必不可少的。”王泉根说。
高洪波对《我的童年是游戏》一书做出高度评价,他认为,该书引导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童年短暂、宝贵,童年的快乐很重要,《我的童年是游戏》是一本充满快乐、童趣、真情实感的书,这本书可以让孩子们从中寻找到快乐。王泉根是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他有深厚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他的童年生活、少年生活和军旅生活等经历丰富,是座文学创作的富矿,非常值得深挖。”高洪波说。
崔昕平教授认为,王泉根的内心深处怀有一颗童心,历世事而弥天真,《我的童年是游戏》呈现了王泉根老师的初心,体现了对儿童的呵护和儿童天性的张扬。崔昕平分享了自己对童年游戏玩耍对孩子发挥的作用:一是宣泄过盛的精力,二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三是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我的童年是游戏》一书,讲述的是童年游戏与成长的故事,对提升孩子们的价值判断和人际交往十分有益。”崔昕平说。
陈香认为,王泉根作为儿童文学理论界的总教练,其儿童散文富有天真、童趣,心中有儿童的存在、儿童目光的存在,怀有真诚、赤子之心。陈香还对《我的童年是游戏》的文本价值与审美特点进行了深度剖析。“《我的童年是游戏》表达了王泉根老师对童年世界的由衷的礼赞,体现了童年独有的单纯精神、欢乐意志,体现对童年生命愉悦性的由衷欣赏,这是对童年主体生命的尊重。”陈香说。
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一场新书发布活动,更是一次关于童年、成长和教育的深度思考和探讨。通过与嘉宾的互动和讨论,现场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我的童年是游戏》所传递的美好童年回忆和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