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散文《粤菜记》亮相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书香中国“金牌阅读推广人”李峥及该书作者盛慧出席《粤菜记》线下分享会,与读者分享美食、文化、阅读等相关话题。
广州人“会吃”的名声,最早能够追溯到明清时期,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在粤地交融演变,发展传承。如今,粤菜的烹饪技艺和经典菜品已经成为代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风物,也是联系粤港澳三地的重要情感纽带。
《粤菜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描绘了包括广府菜、潮州菜、顺德菜在内的三百余种菜式。写佳肴美食,也写世相人心;写粤菜行业发展变迁,更包含烟火温情与人间冷暖。该书出版前即入选广东省作协项目,多篇文字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的关注,出版成书后更接连登上文学好书榜、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榜等业内重要榜单。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美食是世俗烟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从最初的只是为了吃饱,到如今为美食赋予更多深刻含义,美食散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读者的阅读兴趣。邱华栋表示,粤菜流传广博,地理空间很大,滋味悠长,贯穿南北。盛慧作为在佛山生活的江苏籍作家,对粤菜了如指掌,擅用比喻、通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把粤菜写活了。
臧永清在致辞中提到,近些年,湾区文学和新南方写作被广泛提及,《粤菜记》的出版更是对湾区文化的关注和重视。粤菜的门道和讲究,火候和色香味,在书里都有生动的展现。
在盛慧与李峥的对话中,盛慧表示书中虽然写了三百多道粤菜美食,实际上可能不到整个粤菜菜品的十分之一。“粤菜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和包容,一方面是输入,另一方面是输出。”美食是跨越文化、民族的语言,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在美食文化底蕴深厚的大湾区,岭南文化也不断焕发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