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和电影,虽然都属文艺叙事,却各有各的语言,就算讲同一个故事,就算连讲故事的顺序都一样,也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别。离看电影《坚如磐石》已过去四个月,如今又读到小说版《坚如磐石》,不光觉得是重温、复盘,更有一种比较、竞赛之感。
这倒不是说文字和影像非要决一个高下,而是电影已经在影院放映了三个月(赢得13.5亿元的票房),且通过各种流媒体平台,看过的人早过数千万,大家都知道剧情走向,获悉最终答案,也就是说都有了上帝视角,所有人物的命运尽在掌握,那么,小说还有什么看头?或者说,我为什么还要再看一遍小说?
一
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我要告诉你的是:
首先,小说版《坚如磐石》与同名电影有不小的出入,不光一些人物的性格变了,甚至连最重要的人物设定——正反属性都变了,也因此,一些关键节点的展现也就和电影完全不一样。
其次,一些情节的发展中,小说有比电影更多的细节,而且一些电影中的勉强、突兀,或者说“毛刺”,都被小说作者陈宇(也是电影的编剧)处理得更为合理、自然,也就是说,“磐石”上的裂纹都给小说抹平了。
此外,我觉得小说最有价值之处,就是陈宇用文字增加了许多影像无法给予观众/读者的东西。小说的文字不光有美感和想象空间,同时也有比摄影、特效更强的表现力、渲染力以及侵略性。
比如对黎志田与郑刚的斗争,陈宇多次用“城市的两座巨塔”作为意象,这不仅仅让读者感受到对抗,对决,更有一种两军对峙的感觉,一场两个人的恩怨情仇,变成了一场战争,格局一下就变大了。
又如陈宇非常注重情境的塑造和氛围的营造。今日的小说创作,情境的塑造越来越重要,情境如果足够强,会让情节的设计都黯然失色。读小说时,我感受到一种比看电影更强的现场感与涉入感。就拿书中武庆人的几场戏,都会让人感觉面前是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残酷无情的“异鬼军团”,而非电影中“工具人”一样的乌合之众。
二
看电影是在特定观影空间的消费行为,除非观众离席而去或是无聊睡去,不然就算勉强忍着,也得把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可看小说无疑时间成本更高,因为没人会用两个小时就能把一本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看完,而且在读书过程中很容易被打断,甚至就此中断。
不过读小说版《坚如磐石》,你是不会书一放下就难再捧起,而是可以一口气读下去。“惊悚大师”斯蒂芬·金说过,“读者大多不会冲着文学成就去主动买一本书,他们最期待的是读一个好故事。”陈宇无疑奉献了一个好故事,或者说一组好故事。宋方金说本书是学习影视创作的模本,宋编剧是有眼光的。
陈宇很善于营造悬疑,他并不只是上来简单抛一个谜团,而是一串。其实,《坚如磐石》小说(电影)的整体故事是很简单的,因为从一开场,几位关键人物就交代得很彻底,正反两个阵营就是黑白分明,因此促使或者说“引诱”读者一路读下来的,是故事发展中一个又一个悬念。
我们一路读,一路涉过这些悬念之海,目睹或者跟书中人一起经历着他们命运的发展、变化、改进和崩溃的过程,看着一个个悲剧人生的上演,除了邪不压正,光明最终战胜黑暗,还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带有普遍性的宿命感。
这就是读完如此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我们不会觉得这只是一本事不关己的传奇演义,而是不只会发生在昨天,也会发生在今天、明天;不只会发生在深夜角落,也会发生在光天化日;不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也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现实主义之关键所在。
三
如今是一个视觉产品至上的时代,充斥着影像的霸权。被长短视频喂养的观众,越来越信赖或者说依赖惯性且同质化的影像,稍有陌生感、隐藏性,就会说“看不懂”,这难说不是一种理解能力的退化,或曰理解角度的狭隘。而读小说,感受由影像密集的视觉冲击,变得从容且开阔,一切都是自然的延展,自由的连接。
宋方金称陈宇创作形成了一种“叙事动力学”,且一纲有两目:一为类型准确,一为故事升维。一言以蔽之,就是陈宇最看重的并不是情节变化的结果,而是变化的过程。以书中三位主角苏见明、郑刚、黎志田来说,他们各自既是征服者,也是被征服者,他们的行为不但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交织在一起,互为彼此发生悲剧的变量。
苏见明身上有一种硬汉侦探小说主角的影子,他的身世是一个谜,性格也容易感情用事,在办案过程中常受挫折磨难,然而,除了坚守正义,他的认知与能力也在不断“升级”,整部小说也是以他的成长为主线。郑刚始终处于矛盾的状态,因此,他的变化也是游走于矛盾之间。郑刚的矛盾,带动了苏见明的矛盾,如果说郑刚是“杀妻的奥赛罗”,那么苏见明就是“弑父的哈姆雷特”。
如果想在作品里制造足够的悬念,反派角色是每一个作者必须下功夫的。陈宇显然重视黎志田这个角色的塑造,不但不平面,而且非常立体。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得以获悉黎志田的一切,他的出身,他的奋斗,他的犯罪,以及他的悲剧结局,正是因为深刻且充满细节,这个人物才变得格外真实,他的行为才变得让我们既感动,也更恐惧。
好像每一个枭雄都是抛妻弃子孤家寡人,但陈宇没有因为黎志田是大反派,就让他失去了曾是一个追梦青年,或者女儿眼里好父亲的机会。在郑刚的处理上,也是如此。不过,黎志田没有秩序的束缚,目的更为明确,做事也更为决绝极端,也因此,他的张力更大,也更有看头。在他身上,也有莎翁戏剧中经典悲剧人物的缩影,他既是野心勃勃的麦克白,也是孤独死去的李尔王。
书评人简介:
刘忆斯,深圳特区报《新阅读》主编、深圳市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坚如磐石》
陈宇 著
2024年1月
978-7-5749-0109-4
花城出版社
内容简介:找寻生命意义的人,都是过河之卒,可进而不可退。2023年现象级电影《坚如磐石》原著小说,由电影编剧陈宇创作,揭示更加丰富的细节和更加深刻的人性。青年警察苏见明和李惠琳在一起公车事件的调查中,发现了多年前的另外一起命案,也发现了公安局局长郑刚和重大嫌疑人、富商黎志田的黑暗过往……
作者简介:陈宇,导演、编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北京市“四个⼀批⼈才”,被誉为“中国电影界最会讲故事的人”。原创及编剧作品有电影《满江红》《坚如磐石》《狙击手》》等。创作作品获得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