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美钟山》丛书出版发行
打造紫金山生态和文化名片
张洁 吴志男 | 2024-03-11
收藏

近日,第一部系统反映南京紫金山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大型丛书《极美钟山》正式和读者见面。该丛书由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联合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组织编写,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分为生态篇、人文篇两套,共9册。

钟山,古称金陵山,又称紫金山,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誉。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山体东西最大长度约7千米,南北最宽处约3千米。紫金山有3座山峰,居中的主峰为北高峰(头陀岭),东为第二峰小茅山,西为第三峰天堡山。三峰相连,形如巨龙,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山、水、城、林浑然一体,成就了南京城的自然地理风貌和文脉格局。钟山风景名胜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名胜汇聚、古迹繁多,以“雄山、秀水、古城、伟陵”为资源特色,是古都南京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

作为南京地区最具生态价值的城市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紫金山集中了亚热带江南低山丘陵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森林生态为各类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理想场地。紫金山森林林分结构稳定、林相良好,植物资源丰富,共有蕨类植物253680种(包括2变种),是南京地区蕨类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地区,也是江苏蕨类植物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还有本地野生种子植物113387701种。根据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紫金山共有国家保护植物26种。截至2023年,列入《南京市古树名木名录》的有1 320株,约占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的63%。紫金山动物资源丰富,据2021年南京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在紫金山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269陆生昆虫636底栖动物123属种鱼类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和貉均有稳定种群,野猪属于常被记录到的兽类。紫金山地区受纬度影响,南北植物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蕴藏着丰富的真菌资源,目前列入统计分类的真菌品种有400多种。

《极美钟山》生态篇共有5册,包括《钟山草木》《飞羽金陵》《虫鸣蝶舞》《蕈出紫金》《山林密语》系统梳理南京紫金山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通过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合理的分类与专业的笔触,对紫金山的植物、鸟类、昆虫、菌类及哺乳、水生、两爬等典型物种和生态资源进行生动解读,深入剖析这些生物的习性、特点和生态价值。如《钟山草木》以四季为时间轴线,跟随季节的脚步,细数钟山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阐述植物背后的故事,诠释其中的意趣。全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共28篇植物科普散文。 

春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梅花山姹紫嫣红,天空的精灵在紫金 山林中歌唱繁衍;夏,林木葱郁,溪水潺潺,灵谷寺空谷幽境,浪漫的流萤在林中飞舞闪烁;秋日,层林尽染,如诗如画,燕雀湖浓墨重彩,渐变的落叶在林中交织纷飞;冬日,雪花纷扬,银装素裹,天文台雾凇沆砀,觅食的小兽在林中窸窸窣窣……在紫金山,每一个季节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景致。

这套丛书可以让热爱自然、喜欢紫金山的读者朋友们了解四季更迭,感受生命的律动,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欣赏生态之美、四时之美,唤醒那份对自然及生命的深厚敬意,激发更多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钟山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从诸葛亮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始,到孙中山和紫金山的终生情缘,至毛泽东论钟山风雨起苍黄,在历史的嬗递中,这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六朝以来,古代的蒋子文、孙权、沈约、刘勰、僧祐、萧统、宝志、康熙、乾隆颜真卿、王安石、苏轼、陆游、朱元璋等,以及近代的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邓演达、范鸿仙、谭延闿、冯玉祥、吕彦直、傅焕光、杨廷宝等均与钟山有关。

钟山人文雅士,笔墨流香。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高僧大德、社会名流等,纷纷将目光投注到这里,望风倾慕,相率而来,或依山而居,抒发壮志情怀、闲情逸致,或登山临水,吟诗诵文,以生花妙笔书山河之胜。他们为钟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众多文章诗篇、碑刻题词流传至今。

钟山名胜众多,建筑经典。截至2023底,钟山方圆约30平方千米内,现存历史遗迹2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6 处、省市级文保单位31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5处。这些文化遗产和建筑遗存琳琅满目、错落有致,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熠熠生辉。

钟山文博揽胜,文脉传承。这里集中了众多文博场馆,串联着众多名胜古迹,恰似一颗颗绚丽的明珠,装点着这座城市,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它引领参观者徜徉于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森林,追寻着这里的记忆和温度,陶醉于这里的博大精深、多彩多姿。

钟山是一座见证了南京沧海桑田之变化、记录了时代变迁、刻下了清晰历史印记的江南名山。钟山的内涵早已超出单纯的地质和地理的概念,已成为一个包含着多个文化层面、多种文化形态的文化概念。钟山变迁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都极具代表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数以千万的游客无不惊叹钟山之美,誉其极美钟山

图片9.png

《极美钟山》人文篇共4册,包括《十朝风流》《墨迹风雅》《匠心独运》《文博揽胜》,从钟山历代人物、诗文碑刻、经典建筑和文博场馆4个维度,用作者独特的视角、专业的笔触和深的思考,系统挖掘、梳理了紫金山的文化资源,深入浅出地总结归纳了钟山由古至今留下的恢宏历史印记,并通过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钟山有温度、有内涵的人文之美。如《匠心独运》共7个篇章、25 个词条,分别是陵墓建筑、纪念    建筑、科教建筑、官邸建筑、军事建筑、寺庙建筑及礼仪建筑。作者从独特视角,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融于每一篇文章中,集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

我们从中可以领略钟山魅力无穷的风韵情致,也能感受中国历史发展的跌宕起伏,时刻鼓舞着我们陟彼高冈,瞻望晴岚,谱写新时代更辉煌的篇章。

参加丛书编写的既有南京地区生态和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又有对钟山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饱含热情的发烧友,还有一众活跃在生态和人文摄影领域的摄影师,是他们共同打造了《极美钟山》,呈现钟山之美。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