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适值国际古迹遗址日,为更好地保护中国古建筑遗产,宣传古建筑测绘的重要意义,以探索古建筑记录、研究与保护的多种可能,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建筑师》杂志承办、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协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作为指导单位的“古建筑的记录、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首发仪式”,在北京天坛公园成功举办。30多位古建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充分肯定了“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出版的重要意义,并深入交流和讨论了古建筑的测绘历程和出版历程,为未来进一步完善古建测绘工作提供参考。
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建筑分社社长陆新之主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监管处处长范庆奎,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书记马文香,本套丛书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其亨,丛书主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丛书主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总经理咸大庆、副总经理王凌云,以及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30多位专家学者,来自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文保处、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下辖北海、景山、中山、香山、陶然亭、动物园、植物园等多家公园管理处代表等出席活动。
开幕式后进行了“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首发式活动,王其亨、咸大庆、汪科、凌明、张亚红、范庆奎共同为“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揭幕。咸大庆、范庆奎分别为位于北京市的单位代表故宫博物院、各公园管理处代表赠送新书。丛书主编王其亨教授代表各分册作者发言。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项目负责人、《建筑师》杂志主编李鸽主持。王贵祥、陈薇分别作关于“古建筑记录、研究与保护”的学术主旨报告。
学术研讨会环节,“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各分册作者等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为古建筑的记录、研究与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并交流经验。
附:“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介绍
中国古建筑是东方建筑体系的核心部分,因地域和时代差异又呈现出样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征,庞大的古建筑遗存对于我国文物保护和研究部门来说任务艰巨。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和整理我国古建筑遗产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其成果不仅能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提供最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我国古建筑的保护研究和修复是一笔宝贵财富,同时对传承古代建筑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是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丛书于2012年底立项,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23年顺利结项,历时12年。丛书全套24册,总体规模2168万字,中英文双语出版。著名建筑史学家傅熹年院士、侯幼彬教授担任丛书顾问;王其亨教授、王贵祥教授、陈薇教授、常青院士担任丛书主编,图书内容由我国26家资深的建筑历史研究团队和院校机构协力完成,测绘工作成果前后纵跨近80年(1941~2020年)。丛书按照中国古建筑的功能类型,分为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坛庙建筑、祠庙建筑、古桥建筑、礼制建筑8种类型,每种类型选取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重要建筑测绘成果,全面、翔实地记录和梳理了我国古建筑基本信息和资料档案。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丛书(24册)的出版,是我国最重要的古建筑相关基础信息首次大规模地深度呈现,填补了我国相关出版项目的空白。该套丛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建筑在功能类型、地域分布等方面的独特性和传统建造智慧,为我国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和科学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