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张品成新作《盐关》首发式成功举办
2024-04-22
收藏

4月20日下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和平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盐关》,在上饶成功举办了新书首发式。该活动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上饶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江西出版传媒集团、江西省出版物发行协会主办,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上饶市分公司协办。

图片52.png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副主任杨欢,江西教育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熊炽,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张芙蓉,中国和平出版社副社长胡刚,著名作家、本书作者张品成出席了活动。

《盐关》是著名红色小说家张品成遍访赣南闽西,数十次重走长征路,零距离接触、采访从战场归来的老红军战士,积累史料素材,磨砺10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力作。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潜伏在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红色特工黄佳万,闯过一个个险关,往苏区“运盐”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关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

图片53.png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致辞

活动现场,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对《盐关》一书评价道:“这部作品以生动的笔触、详实的史料,再现了隐蔽战线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书写的英勇传奇。它不仅是一部长篇小说佳作,更是传承红色思想、激励广大读者成长的重要读物。”他希望两家出版社能以《盐关》为基础,策划出版更多富有时代价值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

图片54.png

江西教育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熊炽致辞

江西教育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熊炽表示,《盐关》的出版,是立足江西本土、深挖红色资源,小切口展现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全新尝试。“《盐关》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作家张品成在书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透过这些鲜活的个体和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今天的读者能够具象而深刻地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能、为什么好’。”

图片55.png

中国和平出版社副社长胡刚致辞

中国和平出版社副社长胡刚指出:“《盐关》的出版,是中国和平出版社与江西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一次成功尝试。我们共同策划、编辑和出版了这部作品,在编辑和出版的过程中,充分整合了各自的资源,竭尽所能确保作品的高品质。两个编辑团队为《盐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力求将这部作品呈现得尽善尽美。”他表示,未来仍将坚持“精品出版、精准出版、精细出版”的出版理念,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56.png

著名红色小说家张品成分享《盐关》创作历程

活动现场,张品成为大家讲起了苏区关于盐的历史。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实行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双重夹击政策,还妄图通过阻断盐的供给来摧垮红军的身体和意志,让红军不攻自溃,手段极为毒辣。

说起《盐关》的创作,他说:“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红军,遍访赣南闽西,数次重走长征路,至今有40余年。素材,我一点也不缺。关于盐的故事,有很多。《盐关》与我先前创作的《红刃》《红药》《红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映苏区反‘围剿’斗争系列……在艺术手法上,《盐关》延续了我以往同类作品的言说路线——悬疑和谍战,我希望能够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起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谈到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张老师表示,这次他将笔墨投向了食盐,小切口大叙事,由此从党群、军民之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关系的视角来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发展壮大”。

最后,张品成特别提到,“当年关于盐的明争暗斗,惊心动魄,血雨腥风。我努力用我的笔,反映了冰山一角。尽管如此,相信大家还是能从我的文字中感受那种激烈,从我的故事中汲取一份力量”。

作家张品成的分享,进一步激发了现场读者对《盐关》讲述的那段红色传奇的热情,他们纷纷向张品成老师提问,和他探讨书中描写的食盐暗战的特殊意义及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等。


图书介绍

图片63.png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施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双重夹击政策,出身黄埔军校的黄佳万和白庚有以经营盐业为掩护,周旋于红白两区之间,开展了硝盐投毒、沙县囤盐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食盐战”,两人的身份也时而清晰,时而扑朔迷离……作品展现了特殊年代隐蔽战线上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恪守信仰的传奇壮举。

作者介绍

图片64.png

张品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著名红色小说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赤色小子》《可爱的中国》《北斗当空》《翱翔如风》等30余部作品。多篇作品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曾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十三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等等。

供稿人:孙 珏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