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时隔17年推出精装典藏版
刘海颖 | 2024-04-24
收藏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凯,为读者奉上一场主题为“《史记》的世界,世界的《史记》”的精彩分享。据悉,“王立群读《史记》”全系列精装典藏版1版1次还未全部入库,出版社就已安排紧急加印1版2次,以满足读者需求。

活动现场,东方出版社重磅推出王立群从青年到白头的心血之作——“王立群读《史记》”全系列精装典藏版。新版本不仅在装帧设计上别出心裁,而且在首版17年后首次对内容进行全新修订。其中,《西楚霸王项羽》重新定位为乱世英雄,对相关内容作了重大修订。

图片22.png

“历史就是现实,现实让人读懂历史。”

《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先,荣列“前四史”之首。《史记》写了近3000个人物,其中有的先失败后成功的、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忍辱负重、有的先成功后失败……他们都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王立群与《史记》结缘很早。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 24年中,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2006年,王立群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向广大电视观众分享读史的心得。他反复推敲创作的“读《史记》系列”讲述了项羽、刘邦、秦始皇、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的功与过,涵盖了《史记》52万字3000年历史的主要内容,形成了通过人物讲历史、通过历史讲人生、通过人生讲精神,通俗易懂、准确风趣的讲读特色,让经典从高阁走向大众。

王立群表示:“回首读《史记》、讲《史记》的日子,我深深体会到:历史虽然是过去,但历史从未过去;历史就是现实,现实让人读懂历史。”

比如,在《西楚霸王项羽》中王立群写道,“一个人要想在有限的人生中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有时代的大平台和个人的小平台。没有时代的大平台,就不能借助于历史潮流的力量,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没有个人的小平台,时代的大平台就不属于自己” 。

关于人性的弱点,他在《布衣天子:汉高祖刘邦》中写道:“人的一生中真正关心你的人非常少,只看结果,不问原因的人太多太多;因此,不要指望会有人仔细认真地关心你,即使是非常欣赏你的人,他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你。在这一点上要学会理解,不要抱怨。”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作品,不仅在连接历史和现实上金句频出,而且厘清了很多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也给出了独到的解读和思考。比如,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刘邦和项羽谁更值得尊重?吕后与戚夫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王立群对历史人物的大胆解读,让他成功破圈。比如,对鸿门宴的一句精辟解读让读者印象深刻:鸿门宴其实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的盛宴!王立群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是故意要发表大胆解读,我是细读文本罢了。细读了,就看明白了。”

精装典藏版全面修订,全新升级

东方出版社此次推出精装版,邀请著名设计师潘振宇在装帧形式上大胆创新:从传承有序的中国古籍里寻找设计元素,又以现代的视觉表达方式重现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精华,从版式到封面的点滴细节都呈现出文化传承的信息。全套作品小开本+双封面的设计,典雅古朴。

图片23.png

新版删减了第一版中引用重复的原文,对应王立群的精彩解读,甄选《史记》经典中的精彩原文片段,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破釜沉舟、琴挑文君等,重现经典,文白对照,方便读者阅读。在编辑过程中着力对整套书中涉及的知识点核对《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参考文献。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作品用6位帝王级人物和1位女主囊括《史记》中的主要内容,串联起《史记》记录的近3000年的历史。其解读特色并不局限于帝王本身,而是用帝王传去串联制度创新、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

比如,讲秦始皇,离不开秦始皇身边的名臣、武将。吕不韦、李斯分别是秦始皇前期、后期重要的名臣、权臣,也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任务。蒙恬、蒙毅兄弟以及王翦、王贲父子是秦始皇统一六国重要的参与者。这些重要人物在《史记》列传中均有记载,穿插在《秦始皇》系列中最为合适。围绕秦始皇还有其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修长城、驰道、直道等事件,以及求长生、闭言路、焚诗书、坑术士等荒唐事,最后写到秦始皇之死。

另外,在此次修订中,王立群花费精力重新写作《西楚霸王项羽》。全新的解读可以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项羽的结局不是一位末路英雄的悲歌,而是一位血性男儿的赞歌,更是一位反秦英雄的完美谢幕。

供稿人:刘海颖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