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78-7-5488-5951-2
定价:69.90元
作者:陶继新
济南出版社
版次:2023年10月第1版
面对国家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如何更好地管理学校的教育和日常工作成为各个学校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当今市场上许多关于教育和教学类的著作,充斥着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而陶继新老师的《名校解码·中学卷》则摆脱了传统的论证方式,用生动的笔触提供了全国12所名校走向成功的鲜活案例,辅之以恰到好处的理性点拨,从而使读者在眼前一亮的同时,领悟到了名校之所以走向成功的内在规则,且在“学而时习之”以后,也有了将自己学校办成名校的决心与路径。
书中所谈每所学校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措施各不相同,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学校管理体制成功之法、校园传统与文化氛围成功之法和课堂教学模式成功之法。
学校管理体制成功之法主要是管理者通过改革学校整体的体制机制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传统与落后的教育体制机制让不少学校发展缓慢甚至举步维艰,而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保税区实验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而又科学有效的改革。其全员聘任制破解编制瓶颈、绩效工资制激发教师内在动力、量化考核机制让评价更具科学性……这些改革措施具有实操性强、见效快、可复制等特点。
对于全员聘任制破解编制瓶颈和绩效工资制激发教师内在动力这两个层面,我深有感触。我身边有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学和朋友,与他们一起聚会交流,他们经常说一个“累”字。问其原因,大多因为不仅有很多教学工作积压在身,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与教学本职工作并不相干,也要他们来处理,从而导致这些老师天天累得要命,留给他们真正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的时间却很少。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保税区实验学校通过改革进行自主招聘教师,施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想要留住好的教师资源,就要让老师们能够真正得实惠,让老师的付出和收入能够更好地对应起来,这样方能形成“学生们学好、老师们教好、家长们叫好”的局面。
校园传统与文化氛围成功之法的主要代表是通过创造一系列文化氛围与校园文化来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学习力的方法。这些方式可以说是提升学校“软实力”的不二法门。近年来,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升学率持续攀升,也自然而然地登临了全国名校殿堂。该校校长李新生却对考试成绩只字未提,自始至终将目光聚焦于立德树人这一视角。教师们敬业爱岗、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彰显出学校的“勤志文化”,书写了壮丽而感人的篇章。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也是一所教学水平与升学率双高的学校。他们之所以构建学校的“诗意文化”,是因为李白、杜甫、白居易、郑谷、苏轼、黄庭坚、陆游、杨慎、来知德等一大批文人墨客或为官作吏或旅居漫游时都曾在此吟诗留迹,所写诗篇多达4000多首。学校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这些丰富的“诗意文化”资源,创建了“诗意文化”的理论体系、学校环境、活动课程、精彩课堂、人本管理等,不但让“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有了一展才思的舞台,而且让风华正茂、诗意盎然的青年学子有了学诗、写诗的心理向往与实际行动。于是,学生的高中生活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诗意沛然,并摇曳出万千的文化景象。
学校的宗旨应该在教书育人,重点在“育人”二字。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段子,网友们在激烈讨论“为什么中国足球队成绩不理想”,让我联想到关于“育人”的问题。有位网友回答:“中国的贝克汉姆天天学习考大学呢!”虽然这句话我不太赞同,但我感觉这位网友说到了“育人”的本质,那就是要让每位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我诚然觉得中国学生必须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但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条更加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教育路径或模式,在本书论述的学校中我找到了答案。正如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所构建的校园“诗意文化”,在这种氛围下,说不定就会激发出哪位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兴趣,也算为培育更多文豪大家提供了土壤。这与追求升学率或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冲突。随着我们国家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如果全国的学校都能因地制宜,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尝试不同的教育路径,相信我们的青少年将得到更好的成长。当然,国情不同,新的教育路径和模式要让学生在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同时,找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做到两手都要硬。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新征程。
课堂教学模式成功之法主要是通过对学校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而让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书中涉及的很多方法特别适用于一线教师,这些方法大都来自老师们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提升。学生的“主战场”在于课堂,对于课堂的回忆,我的记忆中总是浮现出繁琐难懂的理论和昏昏沉沉的状态。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所有学校和老师面前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而改革课堂最大的难度在于要有系统性的整体规划,即能够从战略高度上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就是很成功的范例,崔其升校长带领教师构建的“336”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看来就是战略层面的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个“3”为学科性、风格性和实效性;第二个“3”为预习模块、展示模块和反馈模块;最后的“6”包括独学、对学、合学、展学、导学、测学。这个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有统有分,以学生的学习为第一导向,能够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这个教学模式是改革课堂教学的一大成功范例。
石家庄精英中学在全国高中界极负盛名,这与李金池校长这个传奇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创建的“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堪称响彻全国,而与之相得益彰的“三备两研”和激情教育,则让石家庄精英中学愈发彰显勃勃的生机。李金池所创造的“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分为“导、思、议、展、评、检、用”。其核心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陶老师以具体实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切入讲解,为《名校解码·中学卷》注入了灵魂。理论只有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深入人心,这也是陶老师的著作令人拍案叫绝之处。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及教学改革都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入到教学一线和教育一线,才能探寻到“宝藏”,这也正是陶老师躬耕不辍的意义吧!
供稿人:张丽霞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