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历险记”系列小说让儿童在“穿越探险”中感受中原文化
弯文奎/文 赵墨波/图 | 2024-06-17
收藏

“对伏羲、炎帝等神话人物的颠覆性塑造是书中一大亮点,打破传统,一改他们神秘的形象,赋予他们普通人的血肉之躯和喜怒哀乐。”6月15日,由海燕出版社和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主办的“中中历险记”之《探秘太昊陵》《决战轩辕丘》座谈会在海燕出版社举办,座谈会由海燕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主持。

《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是作家墨丽的“中中历险记”系列儿童历史历险小说中的两部,讲述了拓跋元、费阳、高博和唐小西四位少年探险和穿越的故事,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与会作家、学者就《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的文学性、教育性和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1.png

有故事有诗意,抓住了小读者的好奇心

“儿童文学作品最核心的要素是故事。”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编辑耿相新认为,《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均体现了非常曲折的故事性,作品中的很多场景,有更大的泛媒体传播特色。

耿相新说,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墨丽非常懂得儿童的心理,这也是《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甘其勋认为,好奇心应该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基石,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以好奇心来编织故事,墨丽的《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也抓住了小读者的好奇心。“书中的四个孩子保持了很好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果读了这两本书的孩子,也能够保有童真、童心、童趣,我觉得是功莫大焉的。”甘其勋说。

“让孩子爱上阅读,是作家和出版社共同的愿望,《决战轩辕丘》中的知识点对孩子特别有教育意义。”海燕出版社图画书编辑部主任郑颖说,儿童文学里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能让孩子读进去。

著名作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孟宪明说,儿童文学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墨丽的《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不仅受孩子们喜爱,还能启迪孩子,这就是好作品。

2.png

“儿童文学是写故事的,要有诗意,因为儿童时代是有诗意的时代。”孟宪明说,《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便具备了这些,作品具有想象力,文笔优美。

书中河南元素比比皆是,融入河南丰富的历史资源

《探秘太昊陵》讲述了拓跋元、费阳、高博和唐小西四位少年游览太昊陵时穿越到原始社会相遇伏羲的历险故事,而《决战轩辕丘》则讲述了拓跋元、费阳、高博和唐小西四位少年穿越到原始社会做任务的故事。

甘其勋认为,《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两本书的创作,充分利用了河南丰富的历史资源,把知识融入故事之中。

座谈会上,郑州师范学院教授古明惠认为,《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熟悉和热爱,在字里行间能充分感受到,当孩子们阅读时,这两本书也起到了普及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

3.png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葛旭东认为,墨丽的《探秘太昊陵》是将河南名胜古迹与小说文本成功结合的产物,以雅俗合流的写法创作奇幻历史历险小说,调整了文学作品常见的“超重”或“偏轻”现象,从而将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融为一体,这不仅是在创作层面的有效有益尝试,更是拓宽读者接受层面的跨文化实践。

海燕出版社资深编辑郭六轮认为,《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两本书是传统的现代表达,也是地域的特色呈现。“墨丽的这两本书最河南,首先她是河南人,出版社是河南的,书中内容是河南的。”郭六轮说,河南作家最应该写这种带有河南地域特色的作品。

儿童文学作家徐永胜认为,墨丽的作品一直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孩子是一种很好的思政教育。

“两本书中具有浓郁的中原历史文化气息,河南元素比比皆是,比如轩辕墓、甲骨文、黄帝故里,在儿童文学中推荐中原文化。”儿童文学作家赵秀坡说。

文字干净利落,阅读体验感丰富

座谈会上,郑州师范学院教授古明惠认为,在创作的路径和领域方面,墨丽在不断地尝试,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不断地设伏笔和悬念,引导读者往下读,阅读体验感丰富。

“墨丽的文学风格日渐成熟,她的文学识别度越来越高了。”古明惠说,通过《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两本书,可以看出墨丽的语言表述绝不拖沓,很适合男孩女孩去阅读。

儿童文学作家原草认为,两本书中,一方面用诗意的文字传递美,另一方面书中文字干净,没有废话,“没有多余的字,对作家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在语言方面,为学生树了一个榜样。”儿童文学作家郭喜凤说,墨丽的文字干净利落,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这种语言风格和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未来。郭喜凤认为,书中还有学生需要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包含历史、传说等内容,通过此书,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儿童文学作家陈霖东说,《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好看好读有悬念。“这两部作品每一段字数都很少,没有过长的语句,节奏轻快,语言生动,让读者在畅快的阅读体验中读好看的故事,学深厚的中原文化,感悟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陈霖东说。

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看到了身边同学的影子

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葛旭东认为,《探秘太昊陵》文风跌宕,趣味横生,与繁复而多元的角色搭配密不可分。“该作品的角色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中中小分队”为代表的现代人;二是伏羲为代表的原始人;三是奥森为代表的猿人部落;四是周饶国小人儿为代表的地下空间的生命;五是远古动物为代表的神话知识谱系。”葛旭东说。

赵秀坡认为,墨丽对伏羲、炎帝等神话人物的颠覆性塑造是书中一大亮点,她打破传统,一改他们神秘的形象,赋予他们普通人的血肉之躯和喜怒哀乐。这样的处理既让伏羲、炎帝等神话人物的形象生动丰富,又使得“中中小分队”成员与其融洽相处,变得合情合理。

“不同人物的不同品质,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得以鲜明呈现,例如仓颉造字入迷终有所获等,人物形象鲜明丰满,这是对神话人物的一个塑造。”赵秀坡说,书中四个小主人公性格迥然,形象分明,这一切都源于墨丽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因为墨丽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们的生活习惯等,她都了如指掌,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小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奠定了基础。

4.png

赵悦彤是当天座谈会上唯一的小学生,在书中,赵悦彤看到了身边同学的影子,比如拓跋元是学霸,知识丰富,是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5.png

座谈会上,《探秘太昊陵》和《决战轩辕丘》作者墨丽也现场分享了创作过程。

“时代在变化,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老瓶装老酒,是不能被新时代的孩子们所接受的。”墨丽认为,文化要想有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是一定要有新的力量加入,要用符合时代特点的讲述手法让大家接受、喜欢,从而变成自己的精神底色。

供稿人:王 茜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