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故事,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在中华文明长河里只是一瞬间,而对于个体生命和一个企业、产业而言,则是一段短暂而漫长的岁月。《春天短暂而漫长》是无数创业者的深圳故事,也是对深圳这座新兴移民城市精神的崭新书写。
近日,作家陈彻,作家、评论家欧阳德彬在深圳前海壹方城购物中心的“最美书店”覔书店开启“盛夏,与春天相遇”—— 《春天短暂而漫长》新书分享活动,分享被改革开放春风推动着的创业、生活故事。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主席郭建勋,深圳市龙岗区作家协会主席虞宵,《深圳青年》副总编王威,《宝安日报》编委、中国散文协会理事、作家王国华,《证券时报》资深编辑孙勇,著名文学评论家廖令鹏,以及作家西西、杨点墨、曾楚桥、段作文、李瑄、赵倚平等出席。
深圳如同一块磁石,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追梦。这些内陆和大湾区等地的高学历年轻人来深圳,就是要过不一样的生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方小城女孩孟瑶和一群“深漂”先后投身创业,三十多年来,命运在事业与爱情中跌宕起伏。
来深圳,就是要过不一样的生活。他们不怕深夜,也不怕黑暗,在黑暗的夜里向着光明的清晨走,总是一个好意头。这一代创业人崛起于希望造就的年代,命运在他们创业的DNA 中,刻下了“希望”二字。
作者陈彻表示:“我在2020年底动笔写,当时规划很大,既想写出从上世纪90年代到当下深圳社会形态、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又想写出跨越30年一代深漂的群像,需要去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体验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为此我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尤其是采访过多位服装行业的女企业家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来,她们是真正过出了精彩人生的大女主,掌握了成功密码的传奇女性,在她们的脚下走出来的路,步步繁花。”
“本书有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来到深圳,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进入深圳的?是都市白领、流水线工人、服装厂的打板工,还是投资者、创业者的身份,抑或是像杜家豪一家那样从广州到深圳开一个小店?小说中这些人物形象非常丰富,每个人来到深圳,他的目的、姿态是不一样的,形成了一个很宏阔的深圳市民生活的场面。”欧阳德彬评价。
杨点墨现场朗诵分享了书中描写孟瑶第一次来到深圳的场景。“她瞬间泪下。那时候,从北方开往深圳的火车几乎都是在黄昏时分到站,城市刚刚点亮万家灯火,列车夹带着细雨扑进一片绚烂无比的霓虹里,那霓虹是当时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都比不上的明亮、繁密,这就是她23 岁那年第一眼看到的深圳。”
西西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孟瑶是从梦想到现实的一个坚定的追求者,追求梦想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她虽然是财会专业的,但是到深圳后,她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就到工厂去做一个打板工。这一选择对她后来成为裁缝,乃至企业家是有着很大的一个贡献的。我们很多来深圳的打工者也是这样的,从工厂工人做起的。当时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孟瑶说‘她不想过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想走得远一点,去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经常讲,我们来到深圳就是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深圳。其实我在深圳也有2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又短暂又漫长。对上百年、上千年的城市发展史来说,它很短暂很渺小;但它对于每一个人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的精神来讲,又是非常漫长。”廖令鹏表示。
李瑄赞扬:“这本书应该是从创业和行业发展的角度,近乎全景式地描述深圳的第一部作品。因为深圳有个外号叫创业之都,但是从创业的角度讲述城市的故事的作品一直没有出现,当深圳呼唤这样发作者、这样的作品的时候,陈彻出现了,为我们捧出了《春天短暂而漫长》。所以它在某种意义上填补了深圳至少是题材上的文学空白,意义非凡。”
孙勇分享:“小说有一个很好的亮点,就是把深圳作为象征精神提炼出来。深圳不仅仅是图书和影视剧意义上的深圳,它还是精神上的深圳,它不仅是深圳人的深圳,它还是中国的深圳,甚至是世界的深圳。”
赵倚平认为:“小说不只是个人的奋斗、发展成功的历史,而且在里面可以看到人性不同的侧面,每一个细节都写得非常细致,我当年的经历都可以在书里看到。”
陈彻感谢嘉宾与读者朋友,并分享创作心得:“深圳是由我们每一个人一起建设起来的,我们每个人的一小股微微的力量都可能改变它。所以说深圳的现在是怎样的,是我们过去的努力变成的;深圳的未来怎么样,是我们今天的努力,即使是微小的努力变成的。即使是现场坐在地上读书的孩子,他也是将来深圳微小力量当中的一股。”
《春天短暂而漫长》
陈彻 著
花城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
定价:68.00元
作者简介:
陈彻,1998年开始在报纸杂志发表文字,先后在《特区文学》《花溪》《山花》《芙蓉》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出版长篇小说《在南方》。2013年以中篇小说《合伙》获深圳睦邻文学大奖,2022年长篇小说《在深圳》获得深圳睦邻文学奖十佳。现为上海荷风影视公司职业编剧。
供稿人:许立昕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