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收官之作《草民》首发
廖明珠 | 2024-07-23
收藏

7月21日,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粤港澳大湾区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广东文学馆举行。其中,2024年5月出版的《草民》是著名作家蔡崇达继《皮囊》《命运》之后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也是“金色故乡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新书由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旗下广州出版社出版,被纳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精品出版扶持项目。据悉,《草民》从5月开始预售起,32天的时间已经加印了5次,发行32万册。

图片0.png

《草民》,蔡崇达著,广州出版社出版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陈晓丹,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苏毅,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杨斌,广州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宗慧等领导,作家蔡崇达,以及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专家学者、同学出席活动,共同见证“金色故乡三部曲”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首发。

图片1.png

呈现中国式“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的人生观。《草民》作为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的终章,自筹备之初便备受瞩目。这部中短篇小说集以七个神性与人性交织的玄妙故事,将焦点投向了那些如野草般坚韧、充满生命力的普通人,塑造了一大批丰富生动的形象,他们身上的生命力以及面对人生困境和苦难所表现出的坚韧智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式“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的豁达豪迈的人生观。

苏毅在致辞中表示,期待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的发布为推动广东文学和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加激励广大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深入生活、深挖富矿、打造精品,创作出更多新时代文学的纲领之作。

柳宗慧表示,近年来,广州出版社围绕“读懂广州”,陆续推出《文学里的广州》《建筑里的广州》等,围绕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陆续推出“诗教中国”“大师国学课”等,希望通过“金色故乡三部曲”的出版发行,进一步提升广州出版社文学出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讲好广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带动把一大批的好书种子撒播南粤大地,推动广州文学创作繁荣发展,充分地彰显书香羊城的阅读力量。

在“福地”广州举行“金色故乡三部曲”首发式暨研讨会。蔡崇达是福建泉州人,他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当媒体主编、第一次获奖都在广州,可以说他是从广州走出来的媒体人、作家。他也一直视广州为“福地”和第二故乡。“广州是我写作领域的故乡,也是我写作方法论形成的地方。”正因如此,蔡崇达把“金色故乡三部曲”的首次研讨放在了广州。

图片2.png

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皮囊》《命运》《草民》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表示,“金色故乡三部曲”确确实实从社会底层民众这种生活、生活状况的描写,写出了他们生生不息的精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从中国乡土文学书写的脉络,来剖析蔡崇达“金色故乡三部曲”的写作,认为蔡崇达的写作中体现的价值眼光的转变,呈现出了中国新一代作家的新气象。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有顺认为:“我们在探讨蔡崇达的时候,已经不完全是研究他的作品,其实也在探讨蔡崇达这样一个写作现象。”随着“金色故乡三部曲”《皮囊》《命运》《草民》的持续畅销和长销,蔡崇达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写作现象。谢有顺指出,中国文学自古以来都是写作与传播共同塑造的,“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古时候的写作者都在大地上、在人群中行走。”谢有顺认为,读者的共鸣仍然是当下文学写作最重要的生命力所在,而蔡崇达作品的畅销,他的写作在读者中引起的热烈讨论,其实是接续了这个良好的传统。

供稿人:王双双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